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文化分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可不止是个钓鱼翁
2022-03-23 22:46:20 来源: 腾讯网

一说起姜太公,我们就会想起一句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从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以一个与众不同的钓鱼翁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的。在当时西周的都城岐周,渭河北岸有条支流叫磻溪,周文王就是在那里遇到了姜太公。

姜子牙,亦作姜尚,后世亦称姜太公。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商朝末年,姜子牙见纣王无道,又受到妲己的迫害,逃出商朝都城朝歌,来到渭水边隐居,天天钓鱼。他钓鱼与众不同,杆短线长,钩直无饵。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天,西伯侯姬昌经过渭水,回西岐去。他听说姜子牙是位贤人,就亲自来请他到西岐去,姜子牙却故意回避。姬昌斋食三天,沐浴整衣,命人抬着礼品,再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来相迎。后人称这件事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姜子牙被文王封为丞相,帮助文王、武王伐纣,创立了周朝。

关于姜太公在渭水之滨钓鱼际会周文王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典籍。如《吕氏春秋·审应览》曰:“太公尝隐于钓鱼矣,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有其具,然后可成。”这里记载得非常简略,只言姜太公作为一个钓鱼翁隐居于世。

而《六韬》记载得就比较详细。《六韬》是先秦时期著名的兵学经典,托名是姜太公所作。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六韬》虽不见得是姜太公所作,但属于战国晚期的作品,当无疑义。

《六韬·文韬》开篇便记载姜太公钓鱼之事:西伯姬昌准备去打猎,负责占卜的史编占卜之后说:“您这次到渭河北岸打猎,将会得到很大的收获,所获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也不是熊,而是将得到一位公侯之才。他是上天赐给您的军师,辅佐您的事业日渐昌盛,并将施恩于您的子孙后代。”姬昌问:“占卜的结果有这么好吗?”史编回答说:“我的远祖史畴曾为禹占卜,结果得到皋陶,那次的征兆正与今天的相似。”文王于是斋戒三天,然后乘着猎车,驾着猎马,到渭水北岸打猎,于是见到姜太公正坐在长满茅草的河岸边钓鱼。

姜子牙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着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姜子牙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像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子牙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周姬昌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子牙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祖的地位。

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所以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责任编辑:zN_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