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世代不许改姓,男的永世为奴,女的永世为娼
2022-03-22 18:29:07 来源: 腾讯网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信对大家来说是一位耳濡目染的传奇帝王,他确实是一生传奇,是历史上仅少数的平民出身的皇帝。他做过和尚,当过乞丐,跟随起义军,最后成就一个帝王,建立一个王朝。

朱元璋在中国古代历史封建王朝的历朝历代帝王之中,可以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代明君。他霸气威严,极具帝王之风,对贪官污吏绝不手软,对敌人毫不留情。如若有触犯到他皇权威严、政治地位的人,他会斩草除根、诛灭九族,这也反映在他当时对待所有开国功臣“狡兔死 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但他对待百姓却是仁义君主,他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惩治贪官,减免赋税,大兴水利,使得他在位之时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这也和朱元璋出身草根,在底层成长的过程有很大的关系,造就他特别痛恨贪官污吏,非常理解百姓民间疾苦。

元朝末年,朝廷官府腐败,苛捐杂税,加上连年灾荒瘟疫,百姓根本无法生计,饥民遍野。朝廷官府不仅不开仓赈灾,还不断增加税役,当时的赋税竟然比元朝初年增加了二十倍之多!

而朝廷中的蒙古贵族还不断地强占百姓土地,加上连年的灾荒,百姓根本颗粒无收,揭不开锅,民不聊生。政局不断恶化,大量起义军不断发起战争对抗朝廷,朱元璋也就是那个时候加入了起义军,最终称帝。

他在登基称帝之后,除了肃清前朝余孽,惩治贪官污吏,造福天下百姓之外,还颁下一道圣旨,要一个姓氏世世代代男的为奴、女的为娼!到底是哪一个姓氏令朱元璋如此深恶痛绝下了这样一道指令?这个姓氏又是哪个姓氏呢?

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有一位阿拉伯人后裔的名叫蒲寿庚的人。南宋时期有大量外国人士来到中原,朝廷当时也是极力推崇外国人来中原定居、贸易以及两国间进行文化交流,所以阿拉伯国籍的人士当时也来了中原的不少。

为了能更好地与中原人士交流,融入中原文化,阿拉伯人就还改了个中国姓氏,因为“浦”与阿拉伯发音相似,故此也就有了阿拉伯人改姓“蒲”。

南宋当时最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就是泉州,那里是当时外国商人与中国商人进行贸易交易的重要场所,其中瓷器与丝绸最受欢迎,贸易量最大。1217年时的一大批阿拉伯人移民到泉州地区,正式在那里扎根,蒲寿庚的先祖就是当时的那批阿拉伯人其中一员。

蒲寿庚才华出众,深受朝廷重用,加上他外籍的身份,朝廷就安排他担任对外贸易的职务—市舶司,这是一个肥差,对外贸易每年都会产生高额度的交易量,有的还甚至可以进行垄断商品。

确实蒲寿庚也是这么做了,在他三十年进行对外贸易交易职务期间,一直垄断了此期间的香料生意,从中赚取了高额的贸易费用、商品差价,使得自己的家族成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当时南宋朝廷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之间这些勾当,

但是朝廷还是对阿拉伯人十分友好,还专门建立了机构来保证阿拉伯人的权益,也就是在中原建造了不少伊斯兰教教堂。1276年,蒙古日渐强盛,而南宋孱弱,不断被打压,之后南宋无法抵御蒙古的进攻,宋恭帝被捕,南宋众大臣急忙转移阵地,选立新君宋端宗,一齐逃往泉州地区。

南宋当时的方针策略是准备在泉州地区重新建立首都,再与蒙古军作战。宋端宗找来蒲寿庚,希望他在财力物力上支持自己一把。但蒲寿庚根本不想帮南宋,他只想守住自己的商业帝国,他思前想后,居然带着自己的所有财物跑去投靠蒙古。

南宋就这样被蒙古取而代之,消失殆尽了。此事一直是朱元璋最为耿耿于怀的,他登基后虽然蒲寿庚已经去世多年,但朱元璋居然将他的尸骨从坟墓挖出来鞭打。之后仍旧不解恨,就颁下了那样一道世代为奴为娼的圣旨。

总结:蒲寿庚这种不懂得饮水思源的人,恩将仇报,确实行为令人非常不齿,也难怪朱元璋会下这样一道圣旨,但这样也直接祸害了其他无辜的蒲姓者,殃及池鱼。但从朱元璋这个做法中也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位赏罚分明,有着极为浓烈爱国情怀的人。

责任编辑:zN_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