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安史之乱如何会闹了八年,安禄山不是早就死了吗
2022-03-22 17:32:24 来源: 腾讯网

说起我们的历史,大家都会想到最牛逼的盛唐时代,那个时候中国真的很牛,有着万国来朝的盛况,但就是这么美好的一个时代,为什么还是成为了历史,没有一直延续下来,到底是什么让唐朝开始衰落,并最终归于没落呢?

其实,唐朝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就是安史之乱,就是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让唐朝大伤元气,再也没有回到盛唐时代,并在之后逐渐走向没落。

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要知道安禄山造反之后的第二年就死了,那么安史之乱为何闹了八年呢?

安禄山的叛乱

安禄山叛乱发生以后,第一个出征的是封常清,出场就是惨败。唐玄宗非常生气,把他从节度使贬到白丁,但给了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就是到了第二个出征将领的军中效力。

第二个被派出的将领是高仙芝,高仙芝非常务实,先找到封常清要经验,并采纳了他的建议,那就是固守待援,因为现在手上的并不是唐军的精锐,而当时唐军的精锐在西北。

其实这个办法真心不错,如果能够贯彻执行,也许安史之乱就会被平复。但有一个关键人物反对,那就是唐玄宗,他觉得这样很没有面子,所以他连发多次命令,让高仙芝出征,高仙芝一再阐明自己的道理,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唐玄宗的理解,反而遭到了杀身之祸,就这样,高仙芝尚未出战,就和封长清一起被唐玄宗杀了。

这是唐朝可以及时平乱的第一次机会,就这样被错过了。之后,安禄山借机称帝,以洛阳为都,大燕政权就此成立。

唐玄宗更加没有面子了,扬言要亲征,当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这种情况下,做大臣的一定要给个台阶下,于是有人举荐哥舒翰,但哥舒翰不愿意,说自己腿脚不好,去不了,主要是觉得有了高仙芝的前车之鉴,怕自己如果去了,胜了还好,那败了,结局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僵局之下,唐玄宗不得不让杨国忠去劝哥舒翰,由于他们二人早先年相识,所以杨国忠几番言谈下来,哥舒翰答应了,而且还给皇上提了一个条件,就是打仗的事情朝廷不得干预。

唐玄宗自然满口答应。就这样,哥舒翰带着二十万唐军驻守潼关,安禄山进攻了一次,失败了,从那以后,两军对峙了五个月。潼关的对峙牵制了安禄山的主力,让其他几路的唐军作战状况出现了转机,眼看着就可以进入反攻了。

但唐玄宗好像忘记了自己对哥舒翰的承诺,又催促哥舒翰主动进攻。哥舒翰和高仙芝一样,给唐玄宗讲道理,唐玄宗听了之后,又让杨国忠告诉哥舒翰,不出战就和高仙芝的下场一样。

哥舒翰无奈,带着必败的心态出战,不出意外的惨败。而且哥舒翰又被副将火拨归仁绑架,作为了叛投安禄山的礼物,然后火拨归仁带着叛军攻打潼关。

就这样,潼关失守。这是大唐失去了第二次机会。不仅失去了胜利的机会,而且因为潼关失守,长安开始沦陷。随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偷跑,大臣知道后也各寻各道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已经有转机的各路唐军也开始纷纷选择退守。

而与此同时唐玄宗在路上也遇到了哗变,为了平息,只得顺从,将杨贵妃的所有杨家人都被杀尽。没有多久,太宗李亨登基为帝,而唐玄宗就这样被迫的成为了太上皇。失去了唐玄宗的唐朝终于迎来了转机,李亨聚拢各方力量,终于收复了长安。而且,安禄山也很快被自己的儿子安庆绪杀死了。

安禄山死了之后的平乱

最初的祸乱者已经身死,属于唐朝的春天好像来了。果不其然,史思明带着八万人投降了唐朝,史思明的叛军的第二号人物,这个对双方实力影响很大。

李亨从各地调来二十几万兵力,任命自己的儿子李俶和郭子仪担任元帅,把安庆绪围在了邺城。只差临门一脚,安庆绪就完了。但突然,李亨调回了李俶,撤了郭子仪的元帅之职,只派了一个监军来前线指挥。结果,以前带着八万投降唐军的史思明在战斗中再叛,杀了唐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史思明在杀了安庆绪之后,立即对唐军展开追杀,就这一战,史思明就占领了黄河以北地区。

这是唐朝失去的第三次机会。李亨没有反思自己,让郭子仪回家休息,让李光弼顶上。还是跟以往如出一辙,将不出战,皇帝一定要战,然后派人去搅乱,这次派去仆怀恩,他还在和李光弼争执的时候,被史思明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唐军又一次大败,这次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力气收复洛阳。

但机会还是有的,在第六年机会终于来了,史思明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了。李亨这次觉得机会难得,下令立即反攻。可惜,江南又反了,只得先去平乱。唐朝再次错过机会。在后来,李俶即位,用了以前被处罚了的仆怀恩,和自己的儿子李适一起,只用了几个月,就打的史朝义自杀身亡了。

结语

综合整个平复安史之乱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将领的对战策略基本都是正确的,但皇帝很不给力,错失了三次机会,由于这些错误,让国家陷入了长久的战乱,所以唐朝以后才会一蹶不振。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zN_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