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甲骨文出土,揭秘商末局势,难怪纣王明知周武王造反却不打周国
2022-03-22 08:27:25 来源: 腾讯网

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率军从镐京出发,来到古渡孟津,《史记》 中说与八百诸侯“不期而会”。大军渡河之后,一个火团突然从天而降,降落在周武王屋顶之上,然后凝聚成一只乌鸦,颜色鲜红声音宏大,八百诸侯认为“可以伐纣了”,但周武王却说“你们还未知天命,现在还不行。”于是退兵回国,史称“孟津观兵”。

周武王第一次孟津观兵时,与八百诸侯“不期而会”,“火团降而化乌”,纣王天命还没有结束等描述,都值得怀疑,应该不是历史真相。真相应该是局势突然转变,让周武王觉得没有胜利的把握,所以才退兵回国。

当然,不管周武王为何退兵,可以确认的是周武王已经准备挥师攻打纣王了。如此大的动静,纣王必然获悉,知道周人已有灭商之心。其实,周文王晚年称王,但天无二日、国无二王,周人不臣之心早已彰显,而周武王更进一步准备灭商,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在两年之后,周武王挥师东进、兵临城下时,纣王的大军远在东方,朝歌城内无比空虚,纣王似乎没有考虑过周人伐商,也几乎没有一丝准备,仓促间武装了一些奴隶、战俘,最终败于牧野之战。

问题在于:既然知道了周武王野心勃勃准备造反灭商,纣王为何派兵攻打东夷,而不去攻打周国?反过来说,周武王灭商动机泄露之后,难道不怕纣王因而主动攻打周国?甲骨文改写认知,让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真相大白。

《左传》记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即纣王讨伐东夷,导致自身实力受损而亡国。那么,纣王为何一定要急迫地讨伐东夷,而对周国熟视无睹呢?

其实,东夷与殷商的冲突历史极其悠久,到了纣王时期,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商王朝,而且是近在迟尺的威胁。

首先,甲骨文中的“夷”通“人”,两者区别在于被征服的臣服者为“人”,没有被征服的为“夷”,一般“夷”专指东方的某些族群。同时,甲骨文中的夷字(下图),是由弓与矢组成,而不是“大弓为夷”,本质上是弓箭这一种犀利的武器。之所以从武器称呼演化为族群称呼,应与这些族群尚武有关,即商朝使用“夷”这一犀利武器标记某些不臣服的尚武族群。

其次,甲骨文卜辞中的东夷记载,显示纣王时期,商朝面临两线作战,东方的东夷与西方的周国。

纣王曾祖武乙时期,周太王刚刚迁岐,还是一个逃难部落时,东夷就已经非常强盛了,乃至入侵逼近到殷商核心区域。甲骨文卜辞记载:“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淮、岱地区距离殷商核心区域非常近,可以说近在迟尺。

到了纣王时期,他在位于山西的黎国阅兵,目的大约是想震慑周人,此时东夷又一次发生重大叛乱。甲骨文记载:“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接下来“在十月又二,往征夷方”、“在十月,王来征夷方,在攸侯喜”、“在三月,来征夷”等等。

历史上的任何国家,在面临两线作战时,都会优先选择一方,不太可能同时主攻两线。对于纣王而言,当时商朝实力衰退,又面临气候变冷的天灾,实力不允许他两线作战,因此要么主攻东夷,要么主攻周国。

甲骨文揭示,纣王优先选择解决东夷问题,对东夷频繁地征讨,折射的是东夷威胁太大让纣王难以忍受,或者是纣王急迫想要灭掉东夷、以应对周人的挑衅。那么,纣王优先选择攻打东夷的战略正不正确呢?

其实,纣王的战略选择不能说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是当时东夷距离殷商较近,纣王大军往返时间较短。学者根据甲骨文记载发现,殷商军队征讨东夷的往返时间跨度为6到8个月。扣除一半左右的作战时间,商军单纯往返时间只有3到4个月。

与此同时,周人位于西部,距离殷商核心区域较远,西安到安阳如今高速大约650公里,换算成周里(一里约等于415米)的话,即接近1600周里。春秋时的退避三舍,一舍是三十里,也是一天的行军里程,这里说的是正常行军,因此如果纣王出兵攻打周国的话,考虑到天气、3000年前道路情况等,单程时间不会低于2个月,单纯往返时间不会低于4个月。

也就是说,从距离上看,纣王先灭东夷、再征周国的战略没有错,在攻打东夷过程中,即便周国出兵,纣王依靠朝歌城墙只要坚持3个月左右,主力回师之后甚至可以围歼周军。

了解了纣王面临的局势,也就能明白周武王、纣王的选择了。

对于商纣王而言,只能优先打击东夷,因为如果优先攻击周国的话,东夷就可能趁虚而入、围攻朝歌,纣王主力却无法及时回兵,如此商朝就有倾覆危机。

对于周武王而言,有东夷牵制商朝,伐商计划暴不暴露无关紧要,且他也不担心纣王了解这一点,重要的是他如何趁虚而入并攻破朝歌。终于,周武王等到了机会,然后连夜冒雨急行军,战前他又告诫将士们机会只有一次。

至于周武王的机会,笔者推测应该是:纣王主力遭遇一次重大失败,或主力损失过于惨重,商朝处于最为虚弱的时刻,内忧外患又出叛徒,周武王抓住了这一机会,于是才会在牧野之战中一战灭纣。如果纣王大军没有重大失败或损失惨重,周武王可能不太敢于冒险,因为他也不能肯定一战灭商,一旦形成僵持对峙,纣王主力回师他就危险了。还有一点,如果纣王主力还在的话,为何后来不见踪迹?传闻东征商军带着十万殷人将士家人东渡美洲,其实不太可信,若有数万大军的话,完全可以组织殷商势力对抗周人,又何必东渡美洲?

因此,周武王冒雨行军、告诫将士机会只有一次等,主要是担心商朝重新整合残兵败将,组织好防御阵线,最终度过这一难关。一旦商朝度过难关,“小邦周”就很难再撼动“大邑商”了。

总而言之,商朝晚期相当于三国鼎立,殷商、东夷、周国三股势力并列,其中殷商最强,东夷与周国有无联系不清楚,但两股势力都反商。因此,周武王肆无忌惮地表明伐商的态度,商纣王也无可奈何,不是他不想伐周,而是局势不允许。

其实,纵观人类历史,面临两线强敌进攻的国家,最终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纣王亡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情有可原,并不能由此将纣王妖魔化,先秦文人妖魔化纣王,更多的是出于政治与学术思想的需要,并没有客观看待。

参考资料:《史记》、《甲骨文编》等

责任编辑:zN_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