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霍弋和刘禅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刘禅拒绝了他救援成都的请求
2022-03-21 22:53:13 来源: 腾讯网

《裴松之注三国志》在说蜀汉灭亡时,对于霍弋有一段描述:

汉晋春秋曰: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

也就是说,当时听说魏军要伐蜀,霍弋是想要去成都共赴国难的,但是后主刘禅却说,备敌方案已定,并未同意霍弋前来守护成都的请求。

大敌当前,为什么后主要拒绝霍弋前来救援的请求呢。难道是后主担心霍弋带兵来,走当年董卓之路,对自己不利,从而拒绝霍弋吗?

并不是,从现有史料上来看,霍弋的刘禅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

霍弋最初出来,是在刘备登基称帝之时,刘备称帝,封刘禅为太子,还给太子安排了三个舍人(近侍,侍从,参谋,军师等多种职务兼一身的),费祎、董允、霍弋,这是刘备留给刘禅未来的班底。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霍弋就被刘备看好,安排在刘禅身边。准备将来辅佐刘禅。

霍弋的父亲是霍峻,这是刘备夺取益州后非常欣赏的武将。

再加上霍弋现在还获得了和刘禅亲近的机会,只要是他不犯错,理论上那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

当然,后续霍弋的实际人生轨迹也是照着一路高升的脚步向前走的。

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霍弋被任命是谒者,伴随刘禅左右掌管传达等事。

诸葛亮北伐之时,很欣赏霍弋的能力,专门把霍弋召到丞相府,担任记室,在军营中进行锻炼,为的是积累军界经验。

等到诸葛亮去世,霍弋升职为黄门侍郎,黄门侍郎虽然也有传达皇帝诏令的职责,但是却是有了实权的职位,这个职位相当于从二品。

再后来,刘备册立刘璿为太子归,又让霍弋担任太子的近侍,可以说,正由于是霍弋在刘禅身边的尽职工作,才得到刘禅的认可,让他当太子的近侍,还兼有教导的作用。

霍弋也是在教导太子时,非常的尽心尽力。史书上说:

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

可以说是教得非常好。

后来霍弋开始到云南地方,担任都督阎宇的参军,这个应该有刘禅培养霍弋,让他积累经验,为的是将来担任地方大员做准备。

果然,再后来,因为巴东郡永安都督宗预因病回家时,刘禅就把阎宇调到了巴东,开始刘霍弋独镇云南。

到了263年,魏国攻打蜀汉,霍弋听闻魏军来伐,打算前往成都协助防守,刘禅以战略已定,不听其建议。

刘禅为什么不愿意刘霍弋来呢,与黄皓有直接的关系。

就在魏伐蜀的那年,本来姜维听说钟会在关中准备兵马,有要伐蜀的意思了。但是黄皓却和刘禅说,我已经问过神仙了,敌人不会来。黄皓崇信鬼神巫术,蜀汉后期也是信鬼神比较厉害。

刘禅此时十分的信任黄皓,自然也相信魏国不会伐蜀, 同时,考虑到这些年来,都是蜀国去伐魏,怎么会魏国伐蜀呢,再加上,蜀道艰险,有姜维在外围抵抗,魏国就很难突破。

所以刘禅就很自信地拒绝了霍弋的回成都的请求。他觉得根本用不着霍弋回来。

等到后来,邓艾以不可思议的操作,走阴平小道,突然穿插到了成都平原之时,刘禅此时发现,一切已经晚了。

此时的刘禅,只能是一方面派诸葛瞻率成都剩余的兵力,前出绵竹抵抗。另外一方面,派人紧急联系在巴东的阎宇回援,阎宇比起霍弋来,要近得多。而霍弋呢,不管战争是胜是败,此时已经没有再通知的必要了,他是肯定赶不过来的。

虽然阎宇在接到命令后,紧急带兵回援军,但他的速度还是没有刘禅投降的速度快。

很多人分析,刘禅虽无法守成都,但是向外跑,还是有一定的希望能继续延续蜀汉命运的。但是从小没受过什么苦,从小在宫中长大的刘禅,一想到出逃会受的苦难,就头疼,自然也就想也没想就投降了。

霍弋听到成都不守的消息,素服号哭,大临(聚哭告哀)三日。直到听闻刘禅东迁洛阳并安然无恙时,才向魏国上表,表示既然后主已降,那我也追随主上,一起投降。司马昭以霍弋能保全一方,举郡内附,仍委以旧任,官拜南中都督。

责任编辑:zN_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