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隋灭陈:51万隋军打不过长江,如果不是这两人,陈后主不会被抓
2022-03-21 18:45:22 来源: 腾讯网

传家风丨扬正气丨铸族魂丨促发展

南北朝进行到隋朝和南陈,南北分裂的局面越来越难以维持,陈朝国力越来越弱,而隋朝的前身北周完成了北方统一。不论是国力、军力还是政治局面,隋朝都远远强过南陈,统一之战如箭之在弦,蓄势待发了。

588年年底,隋文帝终于决策伐陈。隋军上至皇帝下至各路统兵将领,无不认为这是一场摧枯拉朽式的战争。然而战局的进程,让所有人的都大吃一惊。

一、隋朝花八年时间准备灭陈

隋朝自从建国伊始,就把灭亡南陈作为国家大计,虽然前几年忙于平息叛乱、整顿内政,但相关准备工作一直没有停歇。

重臣李德林提出过灭陈的总方略。隋朝建立之初,名臣李德林就频频向文帝进献策,隋文帝对其非常看重——当然看重的只是意见,而非个人,李德林早年间因为反对屠杀北周宗室而被疏远。李德林的方略史籍中没有记载,但从隋文帝的重视程度看应当是一个全面的战略计划。开皇八年,隋文帝决定不再隐蔽灭陈的企图时,将李德林所有的灭陈计划统统抄录下来,送到晋王杨广的中军帐,而后者已经转任淮南行台尚书令。这个所谓的淮南行台,正是对针对江南的作战指挥中心。

另一位重臣高颎提出了一个相当毒辣的“消耗计划”。相比李德林高屋建瓴的大战略,尚书仆射高颎的策略更务实,更具操作性,对南陈的杀伤力也最强。他建议,利用长江南北庄稼成熟的时间差,在江南农忙而江北农闲时,征发军队作出渡江南攻的样子,陈朝必然会舍弃农时征兵防备。次数多了,陈人不仅错过农时消耗储粮,还会因为隋军屡屡备而不打产生松懈心理。日后隋军真的征兵南渡,便可以打个出敌不意。

同时,高颎还建议,江南百姓的房屋设施多是竹茅结构,遣小股人马偷偷过江,顺风放火,毁掉陈人财物。等他们在灰烬中重建好了,再遣人放火。如此这般,肯定能极大消耗陈人的财力。

隋文帝依法施行。这个小刀慢割长流血的办法,既没有使隋陈两国关系全面破裂,也没有令心大的陈后主引起丝毫警惕,而陈朝沿江一带的战争潜力却在一点一点耗尽。

二、雷霆万钧的51万大军

负责军事行动的将军们也拿出了作战计划。

右仆射杨素、虢州崔仲方、吴州总管贺若弼,从战役指挥到具体行动,各自提出了灭陈军事行动的实施计划。其中以崔仲方的建议最具代表性。

他认为,隋军进攻的方向应定为三道,分别是峡口(今三峡一带)、汉口和建康,峡口和汉口是陈军水军聚集之地,扼守一地便可控制数百里长江江面,届时两地必然发生大规模战役。隋军必须大修战船,投入大量水军部队,以牵制住长江中游的陈军。

建康江北、江西两面的州郡,乃至淮南淮北一带,则应集结大量步军,待中游战事一起,步军便渡江直捣陈朝首都。如果陈军水军沿江东下救建康,那么隋军水师趁虚追击,必定大胜。如果中游大军坐视不救,那么建康空虚,势必无法守备。

隋文帝对崔氏的计策也很赞成,于是任命他为基州刺史(今湖北荆门),让他依策大建水师。

隋文帝采纳多方意见,节奏分明地逐渐落实为具体行动,到开皇八年左右,隋军主力全部调遣部署至长江沿线,以晋王杨广领衔,高颎、杨素、虞庆则、王世积、韩擒虎、贺若弼等一流将帅全部改任长江沿线的指挥官。黑云压城城欲摧,全面进攻陈朝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了。

开皇七年,隋朝附庸国后梁发生了叛逃事件,梁主萧琮的叔父萧岩、弟弟萧瓛率兵逃入南陈,陈后主接纳了二萧。隋文帝遂以此为借口,展开了伐陈的实质行动。

隋军在益州制造大量战船,有人请示是否需要保密。隋文帝说:“吾将显行大诛,何密之有!”不仅公开造船,还把废弃的木料扔到长江中,故意让陈朝人看见。

隋文帝又命人抄写了三十万份诏书,指斥陈后主二十大罪,散发于长江沿线,营造以有道伐无道的政治声势。

开皇八年十月甲子,隋文帝正式下诏出师南征。先前已部署在长江沿岸的隋军,在西起永安东至六合的广袤战线上,迅速发起了全面进攻。

具体的部署是,晋王杨广为征南总节度,率长史高颎、司马王韶等兵出六合,直接渡江进攻建康。秦王杨俊率军出襄阳,蕲州刺史王世积出蕲春,庐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青州总管燕荣出东海,共有总管(一路军队的将官)九十位,军队合计五十一万八千,声势相当浩大。

三、51万大军然并卵?

杨素率军下三峡,数年间大造水师的效果体现出来,陈军扼守三峡的戚昕所部被击溃。稍后,荆门陈军吕仲肃部拦江不成,又被杨素水陆夹击打败。镇守安蜀城的信州刺史顾觉、镇守公安的荆州刺史陈纪无心抵抗,纷纷顺江东下逃窜。杨素一路高歌猛进,杀到汉口,与秦王杨俊的大军汇合。至此,陈军上游的军队宣告完蛋。

王世积则从中游进攻,他率军进入九江。陈军中游主力纪瑱所部扼守湓城,此地是连接长江中游、捍卫建康的门户,故而陈朝投入较大兵力。王世积率众苦战,击败纪瑱。但因为九江以南陈军尚多,而且赣江水道畅通,陈军部署于江州的兵力随时能北上增援建康,王世积便停军于此,死死把陈军阻挡在九江以南。这使得建康当面的隋军主力可以放心地渡江进攻。

然而战局进行至此,陈军触底反弹了。

陈朝是出了名的“坐家虎”,在江南主场作战不怵任何人,这都是有实际战例的。陈朝开国初年,国势还不太稳定,北齐就三次派兵渡江南侵,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达到10万人,步、骑、水三军样样俱全。陈军一方面派出强大水军拦截江面,把渡江的北军隔在江南,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另一方面,陈军步兵很好地利用建康周围山水相间的地形,把北军打得团团转,杀得北军全军覆没。所以陈后主听说隋文帝要南征时,洋洋自得地说“王气在此”,也并非全是胡说八道。

上游陈军虽然被打败,但是汉口陈军的主力尚在。陈将周罗睺坐镇汉口,死死扼住了中游通路。

陈军在荆汉一带,立国20多年以来,水战从无败绩。北周曾两度发兵南侵,都打不下汉口、夏口、郢州诸城,原因无他,这一系列堡垒都紧靠汉江、长江而建,水路交通极其发达,北军围不住也打不过,只要到水面上,再勇猛的北朝铁骑,也挡不住陈朝水军的冲击。

杨素满拟一路势如破竹打破汉口,重现300年前王濬楼船下益州、直取建康的神迹,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汉口陈军的顽强抵抗而泡汤了。

中游隋军受挫,压力就全部转到了下游。

四、斩首行动

下游隋军由晋王杨广率领,分为南北两个方向进发,北路由贺若弼率领,从六合渡江进攻京口,南路由韩擒虎率领,从采石矶渡江,以钳击之势奔袭建康。

陈朝沿江诸镇的急报雪片一样飞送建康,后主此时正筹划着举办新年元会,掌管机要的施文庆、沈客卿一心哄着后主高兴,把急报全部拦下。危急关头,陈后主又令镇守九江的南平王陈嶷、镇守南徐州(京口)的永嘉王陈彦率所部兵马乘船回京师,一面要参加年会,一面夸耀军威,以震慑叛逃而来的后梁萧岩、萧瓛。九江和京口本来就是隋军攻击的重点,这个愚蠢的决策无疑又帮了隋军的大忙。

陈将樊毅、萧摩诃以及尚书仆射袁宪都是久历大事的老臣,他们感到京口和采石守备空虚不是好兆头,商量后建议从建康派一万精兵,各乘金翅舰加强防守。又被江总、施文庆和沈客卿否决。

陈后主也全然不把江防当回事,他愚蠢地说:“王气在此,齐兵三来,周师再来,无不摧败。”都官尚书孔范顺竿爬地说,我孔范正担心官小,如果隋军敢渡江,我岂不是要靠战功升官了。陈后主大笑,于是一头扎进新年元会,与群奸喝酒吟诗去了,至于江防要事,全然扔到一边。

时间到了开皇九年元旦,陈后主大宴群臣,醉酒昏睡,到了下午才醒。采石矶的守军也在欢乐的气氛中进入新年,大部分人都喝的烂醉如泥。

隋军贺若弼部抓住机会迅速渡过长江,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京口,生擒陈朝守将黄恪。韩擒虎也顺利地渡过采石。陈后主闻报大惊,慌乱地分派诸将四出抵御。然而为时已晚。韩擒虎过江后一路向东北方向狂奔,南豫州姑孰(今安徽当涂)守将樊巡率军抵抗,不到半天便被击败。

贺若弼急进至钟山,准备直扑建康台城。陈后主忧惧不已,计无所出。萧摩诃和任忠建议派水军到六合截断隋军后路,将其主力与前锋隔绝,然后坚守台城,拖死人少势孤的贺若弼。后主不敢派兵外出,在孔范的撺掇下,将台城内剩下的十万余军马排成大队,令萧摩诃为前锋,到钟山与贺若弼决战。

萧摩诃的妻子被陈后主奸污,本无战心。结果大军一交,贺若弼虽只有八千人,却将陈军打的大败亏输。萧摩诃在阵上被生擒,只剩下将军鲁广达还在苦战不息。

陈后主逃回台城,任忠谎称出城整顿余众和船只,预备逃往江州或湘州的主力军,再图复振。陈后主给了他两袋金子,让他安抚人心。不料这位老将军一出宫门,马上就当了二五仔。韩擒虎大军原来已经杀到台城二十里外的新林浦,任忠二话不上,到韩擒虎军中投降,并把台城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韩擒虎。

韩擒虎于是速拣轻骑五百,狂奔至城下,顺利地杀进毫无防备的台城。陈后主无处躲避,便和张、孔两个宠妃藏进枯井。隋军冲进后宫,将后主父子,宗室诸王、江总、施文庆等在朝诸高官一股脑生擒。贺若弼扫除了鲁广达余部,也与当晚杀进台城。

占领台城,进行政治宣判后,陈后主及陈朝所有宗室子弟被俘入长安。隋文帝自信足以驾驭得了南朝的人心,见陈后主不过是个酒囊饭袋,大方地封他为长城公。陈后主后来安然活到仁寿四年,52岁时病逝于洛阳。

隋军又迅速兵分数路,深入扫荡陈朝南方的地盘,占领了南方州郡。至此,陈朝自557年建国,历经武帝、文帝、宣帝、后主,共三世四位皇帝,享国32年,宣告寿终正寝。隋文帝杨坚终于完成了统一事业,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余年的分裂局面,中华帝国走进了全新历史时期。

责任编辑:zN_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