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陕西省会西安市,国家4次计划迁都,为何西安市都是首选?
2022-03-21 17:34:56 来源: 腾讯网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陕西省会西安市的故事。西安市是西北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我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西安市的总人口接近1300万,在西北地区拥有无可撼动的优势地位。在明清两朝,国家曾经4次考虑迁都西安,并且进行了各方面的考虑。那么,为何最终没有成功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的腹地,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在古代农耕文明下,平原意味着充足的耕地和庞大的人口。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平原,地形结构非常完美。外围是丘陵、高原,核心则是肥沃的关中平原,易守难攻之地。在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屡屡围攻秦国,但一直没能攻入秦国的腹地。从汉朝到唐朝,先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定都。

西安的地形结构、地理位置非常好,号称八百里秦川,周围山峦起伏,函谷、萧关、大散、武关、潼关、金锁等险关,扼守着这一地区的进出要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出现了“扼秦楚之交、川陕咽喉”的说法,在宋朝统治时期,定都开封,而没有选择西安,主要有3个原因。

第一,历经唐朝末期的屡次破坏以后,西安各方面的建设已经非常残破。第二,西夏国崛起以后,对关中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定都西安并不安全。第三,原来的大运河水道,已经出现了水源枯竭的情况,陆路运输非常艰难。结合各方面的原因,宋朝虽然一直有迁都洛阳的想法,但对于西安,始终没有迁都的计划,这个问题无法避免。

1279年,元朝统一天下以后,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空前辽阔的庞大帝国。元朝需要同时兼顾东北、蒙古草原和中原各地,结合各方面的需要,元朝定都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为了更好的转运江南地区的物资,元朝改变了大运河的航道,大运河不再需要经过河南,从江苏直接进入了山东、河北等地。对于河南、陕西等地来说,彻底失去了水路运输的便利条件。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元朝势力被退北方草原,并且继续与明朝对抗。起初,由于北方并不安定,朱元璋定都南京。不过,朱元璋对于南京的地理位置并不满意,因为南京过于偏南,不利于管理辽阔的北方地区。历经10多年的休养生息以后,随着国家财富的积累,朱元璋开始了迁都计划。首先,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标前往北方各地考察,寻找合适迁都的城市。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朱标非常疼爱,就差“禅位”了。朱标考察了开封、洛阳、西安等一系列城市以后,认为西安在各方面都最合适。结合朱标的建议,明朝对西安城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开始了,很多西安古建筑就是这一阶段建造的。但是,1392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对朱元璋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朱元璋悲痛之余,册封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计划将来接班。

由于朱允炆年幼,朱元璋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忙于清洗朝中的骄兵悍将们,根本没有精力考虑迁都西安的计划。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登基。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成为了永乐皇帝。随后,朱棣从各方面的原因考虑,选择迁都北平,并且更名为北京。至于原来迁都西安的计划,根本不在朱棣的考虑范围之内。

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奠定了北京城的主体城市框架。明朝认为北京的地理位置极好,评价:“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据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於燕蓟。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17世纪中期,清朝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势力、南明各个政权,逐步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了各省的区划,形成了18个省的区划格局。

在明朝原有的行省基础上,清朝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划分了18个省,出现了汉地18省的说法。清朝定都北京,沈阳则称之为盛京。按照古代经济和战争模式来说,北京的地理位置确实非常完美。但是进入近现代以后,我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开始从海洋而来,发动一系列的战争,例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等。

进入近现代以后,北京的门户只有天津,李鸿章认为:“以北京为建都之地,则一日不可与外国开衅,因都城距海口太近,洋兵易于长驱直入,无能阻挡,此为孤注险着。”随后,清朝全力建设北洋水师,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互为犄角,拱卫京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逼近京城,在危急情况下,清朝咸丰皇帝带着后妃、官员们,逃往了承德避暑山庄。

由于英法联军占领了京城,而且没有撤军的意思。承德各方面的条件有限,咸丰皇帝产生了迁都的想法。一些清朝重臣敏锐观察到了这一层意思,立刻建议:“陕西一省则百二雄关,悉皆古来都会名区,物产丰饶,民以淳朴,龙兴虎视,高屋建瓴,不揣冒昧,伏恳圣驾西巡。”不得不说,咸丰皇帝心动了,表示:“将来跸路经行,由山西太原、平阳等处折入潼关,尚属可行。”

但是,几个月以后,咸丰皇帝突然去世,6岁的同治皇帝登基,慈安太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与此同时,恭亲王奕与英法两国的谈判基本结束,英法联军开始撤军。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清朝根本不需要迁都西安。因此,迁都西安的计划被暂时搁置。

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战争的同时,东亚地区的日本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美国佩里舰队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以后,西方列强纷纷强迫日本签署各种不平等条约,日本有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不过,日本的反应比邻国清朝快得多。日本迅速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年轻的明治天皇大政奉还,日本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日本从军事、经济、制度等各个方面,学习西方各国,开始了脱亚入欧。

1894年,日本对清朝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朝的水师、陆军一败涂地。当时,主战派认为应该迁都西安,与日本进行长期战争。主和派认为应该割地赔款,迅速结束战争。年轻的光绪皇帝倾向于主战派,有意迁都西安。但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主和派占据了上风,迁都西安的计划再次作废。1895年,清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1900年,西方列强发动了庚子战争,占领了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地,几乎是按照40年前咸丰皇帝的预案,从山西进入陕西,最终抵达了西安。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部分官员建议:“乘此乘舆西行即可于秦中重建新都,成筑部宅丰之基业。”这是清朝第三次计划迁都西安,对于这一计划,慈禧太后没有同意。

因为从各方面的条件来说,西安对于清朝并不合适。最终,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开始撤军,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人,陆陆续续返回了京城。所以,在明清两朝,国家曾经4次计划迁都西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限制,迁都计划都没有成功。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责任编辑:zN_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