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日籍 记载:新四军美丽女侦察员,孤身潜入据点,日军少尉送行
2022-03-21 09:40:34 来源: 腾讯网

笔者在检索几本有关抗战的旧书时,发现在一本由森金千秋所著的《常德作战》(日本图书出版社,1983年版)中,有一个被日军称为“新四军女特工事件”的故事:新四军女侦察员舒赛化装深入敌后,孤身一人勇闯虎穴搜集情报,四面环敌之时毫不畏惧,在对谈中巧妙周旋,又唤起据点里日军队长尚未泯灭的人性,最终全身而退,堪称传奇。

1949年2月初在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时的舒赛

(一)女中豪杰被日军抓捕,受尽酷刑逃生

提起舒赛这个名字,今天的人们多少会感到有些陌生。但在那个年代,她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中豪杰。

舒赛原名祝振容,1917年出生于湖北江陵县,其父便是辛亥革命首义功臣、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生祝甘亭。生长在军人家庭里的舒赛自小就不爱红装爱武装,学生时代便积极参加各种革命运动。1938年3月入应城汤池抗日干部训练班学习,11月加入组织,曾出任江陵县委社会部部长兼公安局局长、新四军第5师第3军分区卫生部政委。她是我军中第一位女公安局长,也是新四军中赫赫有名的神枪手、快枪手。她曾携双枪深入敌后寻找掉队的伤员,并带大家杀出重围不损一人;她还曾暗入重兵布防的敌封锁区与内线接头,连过三道关卡将内线顺利送入根据地。

1941年初,舒赛在一次侦察任务中,为掩护战友转移不幸被俘。日军对其严刑拷打,却无法从她口中得到任何情报,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没问出来。时间一长,很多日军听说有这样一位刚毅不屈的奇女子,竟纷纷来到刑讯室看热闹。舒赛趁机向这些日军宣传抗日救亡主张,让他们认清送他们到中国战场送死的日本当局的嘴脸,劝他们不要当炮灰。有的日军受到触动,对她说:“姑娘,你的顶好顶好,死死了死了不行。”(《江陵文史资料》第四辑)由于没有证据,日军也奈何不了舒赛,只能将之监禁。后经组织营救,舒赛脱险,重新回到了根据地。

(二)美丽女侦察员孤身入虎穴,气质和流利日语镇住日军

1943年9月的一天下午,在荆沙三角地带的资福寺据点附近的路上,有个汉奸忽然看到一位鹤立鸡群的美丽女子沿路向据点走来,感到大为惊惑,于是立即报告给该据点的日军警备队队长千田薰少尉。

这一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中国战场上的绝大多数日军早就没有了抗战初期那种军国主义的狂热,反战、苦闷的情绪日增。而且这个时候,新四军在敌后的反攻打得有声有色,经常吃亏的日军已经不敢再主动出击,不得不龟缩在据点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日军炮楼内景

资福寺据点位于日军与新四军的交界地带,不论是新四军打日军,还是日军打新四军,这个据点都首当其冲,是个不得不重视的兵家必争之地。为此,日军在这里重点强化防御设施的建设,不仅壕沟、地堡、炮楼一应俱全,周围还布设了地雷和陷坑。也正因如此,新四军在对据点开展进攻前,确实有必要仔细侦察一番,以摸清敌情、减少官兵伤亡。

千田少尉得到报告后,脑中第一个反应便是,这个女子应当是新四军的侦察员。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资福寺据点怎么说也算工事坚固、守备齐全,就算新四军派精锐侦察员来摸情况,也不是易事,何况就派出一个女子?更关键的是,这个女子还没到据点就被发现了,这样上不得台面的身手能是侦察员吗?

千田持望远镜向汉奸所述的女子望去,只见一个容貌清秀、年纪在25岁上下的姑娘出现在眼前。她身穿三分袖、两边开衩的裙装,在秋天的蓝天下缓步前行,真是一种说出上来的美感。

“通行证!”只见一个日本兵厉声吼道。“我没有通行证,是来找郭翻译的。”面对挑到眼皮子底下的刺刀,女子没有一丝惧色,一口流利的日语说得日军愣住了。“郭翻译?你,你难道是日本人?”

那个年代,能在中国女性中找到这样一位会说日语而且穿着相貌都极不一般的人,可谓难之又难。千田感觉这个姑娘不一般,于是突然萌生了一股见见她的想法。按照《常德作战》中的描述,那就是:“年轻的千田少尉心中有了从未有过的骚动。”

(三)美丽女子走进据点,少尉盛情款待,只为留住佳人

千田对身旁的郭家顺,也就是女子口中的那个郭翻译说:“请她进来吧。”不一会儿,郭家顺把那位女子带进了据点的炮楼。近距离细看这位姑娘,千田顿时愣住了:这个姑娘不仅容貌极佳,而且气质不凡,简直就是天上之人!于是乎过了好久,他才说出一句话来:“真是个高贵的女子!”

和其他日本军官不同,千田在入伍前曾经拜过高人学习汉语和儒学,对反战也不抵触。他十分喜欢唐诗,自己也能提笔写上几句。所以,他在日军当中显得十分另类,不仅温文尔雅,而且文艺范儿十足。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到了他对待眼前这位漂亮的中国姑娘的态度。

“您不像是本地人?请问尊姓大名?”千田一字一句说得很慢,表现得十分谦逊。

“我叫祝玲瑛,家住郝穴东边的熊家河。因为丈夫刚去世,我来这边投亲,却没找到亲戚,不知队长先生能否帮我?”姑娘的回答大方得体,千田听出她的日语十分精熟。查看了女子随身携带的包袱、又问了一些问题后,千田见对方没有露出什么破绽,于是突然变换声调,进行突变式盘问。但女子举止自然、对答如流。最终,千田觉得她应该不是敌军侦察员或谍报人员,遂扭头对身旁的副官小声说:“应该是中国一个很有名望的家庭的成员,我们要以礼相待。”

“走了这么远的路很辛苦吧,不如暂时在这里歇息一下,晚上在我的队里吃顿便饭可好?”千田问道。“那就多谢了,给您添麻烦了。”祝玲瑛愉快地答应了。结果,这可忙坏了据点里的厨子,煎鸡蛋、天妇罗、烤肉、烧鱼……看到如此丰盛的晚餐,郭家顺不由得惊叹:千田少尉这是怎么了?这种程度的伙食,最起码也得是旅团长(少将)这样的贵客到来才有的啊!

看来为了留住这位被惊为天人的美女,千田少尉倒是下了血本。按照他自己的话讲,就是:“这不是和艺伎或粗俗的女人同席,我心中最关心的,就是多留她一会儿,不能就这样让她走了。”

据点里的日军,1943年后日军的战斗意志已远不如抗战之初

(四)全身而退

一直到吃完饭,千田都没有动一丝邪念。至于原因,他后来回忆道,一是这位祝姑娘的风度和气质已经完全征服了自己,二是他多少也是一个有修养、懂廉耻的知识分子,怎么能做出那种卑鄙无耻的事呢?

但是,千田能当上守备队长,到底也不是吃素的。就在快吃完饭的时候,他突然对祝玲瑛说:“天已经黑了,最近听闻新四军保卫局长(应为公安局长)舒赛的锄奸队活动很猖獗,请您今晚在郭先生家过夜,明早再上路,到时我去送行。”

舒赛(右)

原来,他已经怀疑这个“祝玲瑛”就是舒赛。说这句话可谓一箭双雕:如果这个祝玲瑛真是舒赛或是敌军侦察员,那么她因为急于脱身,一定会找借口不去郭家过夜,到时候就将其拿下;如果她答应在郭家过夜,半夜里定会想办法走脱,只要派人盯上,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新四军的老巢!

谁知,一夜都平安无事。第二天早上,千田来到郭家,只见祝玲瑛已经起床了。

“昨晚睡得好吗?”千田的话里充满了关怀。

“承蒙关照,睡得很好。”听到这番回答,再看看祝玲瑛的精神确实很好,千田心中顿时震惊不已——他瞬间明白了,祝玲瑛真的是新四军的人!因为人一旦改变睡眠环境,第一晚往往不易入睡;如果换了环境却能睡得很好的,说明其定是经常变更住处。中国人安土重迁,一般不习惯频繁迁徙。故而在资福寺据点附近频繁改变住处的人,只有善于游击作战的新四军。

然而,千田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放她走。《常德作战》对此是这么解释的:深受儒家仁爱教育的千田,不愿意用这样一位女性的性命换取自己的功绩,而且说她是新四军不过是自己的猜测,并无实据,即便点破,对方大可抵赖不认。

其实,千田不知道的是,就算他想动武,恐怕也要付出代价。他猜得不错,这个祝玲瑛,其实就是舒赛。当时为安全考虑,舒赛在身上藏了一支被称为“掌中雷”的袖珍自卫手枪。一旦开打,就算郭家顺站在千田一边,凭舒赛的身手,也要拼个鱼死网破。

就这样,舒赛成功完成了侦察据点敌情的任务,并毫发无损地回到了根据地。一个月后,日军因兵力不足,将资福寺据点交给伪军驻守。舒赛利用自己会日语、又清楚据点周边布防情况的优势,化装成日军联络官进入据点,缴了据点里两个班伪军的枪!这个楔入第5师根据地的“钉子”,就这样被新四军传奇的女侦察员舒赛除掉了。

作为一位孤身入虎穴、视百余敌寇如无物的巾帼英雄,舒赛的名字被记录在了历史之中;她冒险深入虎穴的勇气与担当,成为一个传奇。

责任编辑:zN_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