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2022-03-20 11:42:05 来源: 腾讯网

四川。川,就是江,就是河。但四川不是指四条河,而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到处都有河。那河流,著名的,就有长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沱江,大渡河。这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1400多条河流,构建了一个独特的体系:川江。这个川,不是河,是指四川。这个江,也不是指哪一条河,而是一个河流构建的网络。

四川西靠青藏高原,东接长江中下游平原,相对落差超过3000米,有高山,有盆地,除了成都平原,其他的多数是丘陵山区,交通极其困难,所以李白的感受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幸好有川江!

四川的江河,少有小桥流水的雅致,多是大江东去的豪情,顺流而下,拉纤而上,虽然免不了急流险滩,可总算解决了交通的难题。中国自古亲水,但凡筑城,无不是在河边。一则近水而居,便于生活、灌溉;再有借水通航,快捷省力;还可以河流为军事屏障,设置易守难攻的防线。

有句老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这可不是笑话,而是实际情况的总结。

由于交通的阻塞,四川容易产生割据,自成体系,乱在先,治在后。

——1909年的重庆城

时间来到清朝末年,且不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以及四川也有零星暴动,光是应付庚子赔款,就让四川背上沉重负担。四川有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说法,那不过是朝廷眼中的一块肥肉。为了凑齐庚子赔款,官府在四川大肆搜刮,毫无休止。正税之外,兴起了捐。这个“捐”,是名词,指正税之外的临时税,仿佛是民众自愿捐款一样,把应该属于自己的钱交给官府。四川已派了十数种捐,包括“粪捐”、“花捐”,年征二百二十万两。清末数年,四川每年入库岁银1500多万两,上交800万两,是1894年的三倍。连时任四川总督赵尔巽也上奏折,说这无异于竭泽而渔。另一方面,走出富庶的川西平原,四川更多的是交通阻塞,闭塞落后,目光短浅,愚昧保守,思想僵化,工业孱弱。

辛亥革命前的保路运动,是个特别的前奏。

保路运动,是清朝末年四川发生的一起不容易理清楚的大事。简单说来,就是上上下下都觉得应该在四川修铁路,来发展经济。于是有了修川汉铁路的构想,从武汉经万县、重庆连接成都。这样就把四川同全国便利地接通了。

但由谁出钱修?谁主导?出现了分歧。

首先,谁来出钱?当然不能指望官府,它搜刮得如此厉害,可不是为了反哺社会!外国资本来出?他们当然希望这样。“铁路所至之地,即势力所及之地。”这是四川总督锡良的认识。守候在中国土地上的列强,早就想把铁路修进四川,好获取四川的矿藏资源。而在借出资金的同时,他们索要起各种利益,可是吃相难看!民间自筹?川汉铁路修建投资巨大,初步测算至少需要五千万两银子,商民难以集起。

还是只得官办。

严格说来是官家主持,成立川汉铁路公司,民间集资认股,股本来源有四项:认购之股,官本之股,公利之股,抽租之股。其中这抽租之股,是针对所有谷租抽收百分之三作为铁路股份,这覆盖了四川的大中小地主和大部分自耕农、半自耕农,其收入也占了收上来的铁路股份的大头。

但专款并没能专用,收了几年,也没见铁路的影。

就有由部分开明乡绅组成的立宪派出面争夺公司经营权,要求把川汉铁路公司变成商办或官商合办。

所谓立宪派,是指只反皇权,不反皇帝的士绅。其代表人物有新组建的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

这时,外资倒逼,1911年5月9日,满清皇族内阁刚成立就宣布把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拟建铁路的路权收归国有,准备另行向外资借款修铁路。当然,已经收的钱是不会退的,只能转成股份。

其实,这时已经收的钱,不仅不够,还出现了数百万的亏空。所以朝廷实施铁路国有化硬气得很,在邮传部尚书盛宣怀的操作下,5月20日,迅速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签了约,借款修路。

这首先就让本来愿意保皇的立宪派破灭了幻想,更让包括了从绅商、地主到市民、农民的四川各个阶层广大人民躁动:已交了一千多万两银子,当然不能答应这种把自己打来吃了的国有化。

这就有了自1911年6月蓬勃于四川的保路运动。

演讲,联络,罢工,罢市,请愿,谈判。

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蒲殿俊、罗纶当选正副会长。

这是以立宪派为主导并从成都蔓延于各州县的全民运动。各地各级的保路同志会分会也迅速从州县扩展到场镇。湖南、湖北、广东都有路权问题,都有保路运动,但声势最大,效果最好的,是四川。

保路运动当然也少不了革命党人的影子。省外不说,革命党同盟会在四川就搞过十数次武装起义,都失败了。但不气馁的革命党人,会坚持去把握每一次机会。而这次涉及全川的保路运动,当然是极好的机会。

成都是立宪派在主导,重庆是同盟会在操持。杨沧白积极倡导布置,“外以保路之名,内行世革命之实。”并且也迅速融入了四川各地的保路同志会。可以说,各个保路同志会,头面人物是当地的大乡绅,中间的活跃人物是同盟会员,他们实际引导了群众的倾向。

四川还有一种特别的势力。哥老会,俗称袍哥。袍哥大力推动了保路运动冲向高潮。。

袍哥是四川特有的反清复明的秘密帮会,算天地会的旁支,与洪帮系出同门,取关羽不脱旧袍,心向汉室之意,所以也称汉留。后来附会到《诗经》里的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那也是挨得拢边的。袍哥产生于清初时的码头,每个码头都有袍哥组织,那些陆路的交通要点,被称为旱码头,慢慢也有了袍哥,后来扩展到每个乡村,都有袍哥存在。袍哥首领,对内称哥,在外称爷。有一二三,五六,八九十,共八排,八个等级。分称大哥、二哥,或大爷、二爷。当然,第八九十排是弟,在外也称不了爷。

责任编辑:zN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