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为什么清朝时期调兵最多几万,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多达几十万?
2022-03-20 09:01:25 来源: 腾讯网

这个问题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为明朝的军队人数水分很大。

如果单从纸面上看的话,明朝打起仗来,确实气势磅礴,发兵几十万是常有的事,比如当年明成祖朱棣亲征,兵力就达50万有余。

而反过来再看清朝的战争,一股“小家子气”的感觉扑面而来。

规模相对较大的,就是康熙征噶尔丹,史料记载出动兵力10万,除此之外,清朝的战争,能调动的士兵,通常都是几万而已。

哪怕是对抗太平天国时,清朝出动的兵力,也不过才四五万。

按理说,清朝的人口不比明朝少,但为何打起仗来,却不像明朝那样大气呢?难道,大清没有兵可用?

事实上,并非是大清无兵可用,问题主要出在统计方式上。

明朝时,在军事管理上,实行的是军户制度,而军户制度最不缺的就是兵。

所谓军户,是明朝卫所制度下的一种特殊产物,其大致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人入伍,全家皆兵。

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当兵,那么他的家人就算是军户,而在统计兵源时,这些非战斗人员,同样也会被统计上去。

这样一来,假如报上去有二十万人,那么最少一半左右,都属于非战斗人员。

甭管你是干什么的,只要入了军户,那么就是一名士兵,哪怕是大后方种地的,同样也算其中一员。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明朝在调动军队时,所调动的人数,囊括了一线和后勤的所有人。

众所周知,古代打仗不仅仅要将士在阵前厮杀,同时也要大量的后勤保障,没有后勤保障,那想打胜仗就极为不易。

而后勤保障也是需要人的,比如运送粮草的民夫,还有辅兵等。

这些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能算是主力战斗兵力,但由于其也参与到了某场战役中,因此,明朝在统计的时候,就会把这些人都算进去。

像前文所说的朱棣远征蒙古,所调集的五十万兵力,其中就包括了后勤人员。

可能有人会对此疑问,但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后勤人员的保障,朱棣这几十万人,光是每天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耗。

朱棣再有本事,总不能凭空变出来粮草吧,因此,他的所谓五十万人,必然就包括了民夫、辅兵之类的成员。

而清朝之所以在调集兵力上显得“小家子气”,是因为把主战兵力和非战斗成员进行了严格的划分,调兵四万人,就是指调集了四万一线战斗兵源。

所以,单从纸面上看的话,清朝确实没有明朝集结兵力的人数多,但这其中的缘故,在于统计方式的不同,故而造成的结果也不同。

除了统计方式之外,还有就是历史远近的问题。

举个例子,三国时期,刘备讨伐东吴,对外号称起兵七十五万,并且还有什么水陆并进的高端战术,但其实认真想一想,就知道刘备这七十五万人有很大的水分。

为什么呢?蜀汉在人口巅峰时期,全国的总人数,也不过是九十多万人。

九十多万人的总人口,刘备去哪里调集七十五万的大军?但由于年代久远,真实的人数已经变得无从考证,只能任由史书说了算。

而对比明朝和清朝,同样也是这个问题,清朝相对离我们现代近了一些,因此在很多史料以及资料上,都能考据得到。

所以,数据上的水分,自然就会少很多,而明朝在清朝之前,时间相对较远不说,中间不少第一手史料也早已湮没,也就造成了无据可靠的情况。

这一点,到了明朝中后期时,就十分明显,明朝末期关于军事上的各种史料,就要比初期时详尽得多。

比如,在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中,明朝调集的兵力人数,就记录得非常全面,甚至具体到某个省出了多少兵,这些兵都是怎么组成的等等。

而根据史料记载,萨尔浒之战,明朝从全国各地,包括戚家军抽调的在内,满打满算一共调集了八万六千人。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数字,已经不是明初那种动不动就大几十万的大军集结了,之所以如此,还是由于时代较近,资料更详尽的结果。

当然,清朝总体兵力确实比明朝要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局面的,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用兵需求不一样。

明朝初期时,军事上的压力很大,对内,有尚未完全平定的反对势力,对外,则有残元的虎视眈眈,这其中,尤其是来自元朝残余势力的压力最为巨大。

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会将几个儿子分封至九边,同时授予他们大量的兵力,为的什么?为的就是镇守边疆。

换句话说,就是明朝在前期有国防压力的需求,因此才会养了大量的军队。

不过,也是由于有了大量的军队基数,才能让“大明战神”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时,一把梭哈进去了二十万军队,不然,他就是想梭哈,也没这个资本。

而到了清朝,这种需要大量军队镇场子的国防要求,显然已经比明朝要小得多。

清朝建立后,主要的压力不是来自于边境,而是来自于内部,由于其本身就是游牧政权,并且在入关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对满蒙的整合,因此在对外这方面,清朝就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

哪怕是康熙时期的准噶尔,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有十几万人口的势力,清朝打他,犯不上举全国之力。

另外,在清朝晚期的时候,接连遭受战败都是来自海上的威胁,这才组建了北洋水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集结步兵再多,也没有十分太大的用处。

所以,就更没有了囤积大量兵力的需要了。

另一个,是清朝对于军队的态度。

清朝是不是中原的汉人政权,打天下靠的是八旗兵出力,而在其入关之后,更相信的,自然是自己的八旗兵。

而对于汉人,清朝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高度戒备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他们自然不会让汉人大量从军。

不然,到时候要是造反,单凭八旗兵那点人,如何按得住局势?

不是清朝集结不了大量的兵力,而是清朝不想让汉人有太多的兵力,这也就是为何到了乾隆时期,把汉军旗都给裁撤了的原因。

归根结底,就是清朝对汉人不放心,因此也就不能让汉人有兵。

当然,这样的高度防备,也给清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太平天国爆发时,清朝实在是没兵可打了,不得已之下,才放开口子,组建了湘军,这才暂时稳住了局势。

而这个口子一旦放开,就再也无法收场,几十年后,清朝统治者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再一个,就是战争的形式不一样,决定了需要的人数也不一样。

明朝中前期,甭管是哪一场战役,战争的形式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也就是依然是冷兵器为主的战役。

而冷兵器战役的最大特点,就是只要拿把刀冲上去,就可以战斗。

这种方式的战斗,必须要用人海战术,先不说能不能打赢,光是人多势众,就在气势上胜了一筹。

但在进入明朝晚期后,战争的形式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器的使用增多。

火器使用增多后,对于军队的改变就是单兵的成本费用增加,毕竟一个装备火器的士兵所花费的银子,和一个拿把刀披个甲就能上阵的士兵所花费是不一样的。

而单兵军费的增加如果放大到整个军队时,这就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就好比,明朝前期时,一两银子就能养活两个士兵,但到了后期以及清朝时,这点银子,养活一个士兵都不够。

因此,军费增加的同时,朝廷必定不堪重负,那么降低费用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

如何降低呢?那就是精兵,把缺乏战斗力的,表现差的,混吃等死的都清除出队伍,留下那些敢打敢拼的,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不仅提升了,军费也降低了。

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两得,这笔明白账,任何皇帝都会算。

最直接的例子,明朝末期,大将孙传庭的手里,也不过是五万兵力,不是当时的明廷调集不来更多的兵,而是实在没钱去调。

而进入清朝后,道理同样如此,战争更是进入热武器时代,这个时候的士兵,除了装备费用之外,还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让其熟练使用热武器,因此总体消费就会更高。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还真不是开玩笑,打仗是一件烧钱的事,热武器时代更是如此。

而费用这么高,依照清朝的国力,再像明朝那样组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兵力,那不用等洋人来,自己就会把自己弄崩。

最后一个,就是调兵手续上的繁琐。

清朝的兵力主要分两种,一个是自家的八旗兵,一个是绿营兵,而绿营兵严格来说不属于正式编制,而是属于雇佣制。

并且,这些绿营兵平时并不是驻扎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全国各省,同时每个省的兵力都不是太多,一两万人就已经是极限了。

之所以这么少,还是前文所说的,清朝担心兵力过多会造反。

而兵力如此分散的最大弊端,就是遇到战事时,征调起来非常困难,要知道从某个省抽调兵力,光是需要审批的公文,就得一大堆。

不仅如此,清朝调兵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规定,那就是比如A省要调B省的兵,那么A省就得提前自筹粮草,等仗打完后,再去兵部报销,并且,报销的时候还有个管理,就是兵部要扣掉两成的费用。

换句话说,就是打仗需要花100万两银子,不仅需要自己先垫付,并且在报销时,只能报出来八十万两。

本身就手续繁琐,加上自己垫钱不说,还要白搭进去一部分,基于这三点,调兵的困难就越来越大。

总而言之,清朝之所以在打仗时,不像明朝那样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根本原因在于统计兵力的方式不一样,另外就是用兵的需求和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清朝统治者的小心思,以及调兵手续上的繁琐,最终决定了清朝打仗调兵规模都要小于明朝。

关键词: 后勤保障
责任编辑:zN_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