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本为恢复生产、限制士族的户调式,为何变成士族趁机壮大的工具?
2022-03-19 08:33:51 来源: 腾讯网

三观要正,开车要稳。

——李三观

《野史纲目》第608期

——野史纲目——

西晋灭吴完成统一之后,亟待恢复被三国战乱所破坏的社会经济,其中关乎西晋经济兴衰和百姓安居与否的土地问题,是晋武帝司马炎最想要解决的流弊之一。

而涉及到西晋初期的土地问题,士族豪强们强占土地、盘剥农民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当时社会经济的复苏,因此司马炎推出以解决多年战乱导致的土地荒废和控制士族豪强强占土地等问题为目的土地赋税制度——户调式。

需要知道的是,西晋初期,农民除了因战乱无法耕种土地之外,还面临着当时士族豪强过度圈占土地的现象,这导致当时农民无法拥有一定的土地耕种,造成了西晋初期恢复农业生产的困难。

并且世家大族依仗其在政治等方面的特权,强占土地人口逃避朝廷赋役,也是对当时西晋政权稳固和尽快恢复社会经济的极大阻碍。

在这种情况之下,晋武帝司马炎所推行"户调式",不仅是为了恢复被战乱所破坏的农业生产,更是对于当时过于膨胀的士族门阀阶层的打压和控制。

但是,从士族门阀的发展轨迹来看,西晋士族阶层不但没有因为"户调式",而在土地圈占问题上有所收敛,甚至在西晋后期出现利用户调式中对士族阶层的优抚,而更加肆无忌惮强占土地的情况。

晋武帝司马炎

那么原本司马炎想要用来打压士族豪强的户调式,为什么反而成为了士族门阀趁机壮大的工具呢?

一、司马炎所推"户调式"内容及弊端分析

曹魏自曹操时施行屯田制,这是三国乱世为战争而服务的产物,屯田制要求士兵或者农民耕种土地,就是所谓的屯田客,屯田客出向朝廷缴纳较高的屯租,而且还要承担一定的田租和户调。

并且,当时豪强可以占有佃客,不必承担赋税。而这也造成了朝廷赋税的损失,这也就是西晋初期所要面对的士族豪强所造成的土地生产恢复的阻碍。由此,晋武帝司马炎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便推出了土地制度——户调式。

户调式的内容

户调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从其内容之中可以清楚知晓,户调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占田制、户调制和荫客制,这三方面的内容所要解决问题和偏重的方向都各有不同。

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晋书》

占田制是相对于曹魏以来屯田制改变的一种土地制度,是将土地耕种及赋税结合起来的土地制度。西晋占田制要求男丁占田七十亩,但要缴纳给朝廷五十亩的赋税,而女子则是占三十亩缴二十亩。

这是将土地的占有交给农民耕种,再从耕种当中收取赋税的方式,结合当时经过战乱,大片土地荒芜的情况,占田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是从土地法令上推动了西晋初期的农业恢复,让农民可以依照朝廷法令,去合法占有空置土地进行耕种。

丁男之户,岁输绢三匹,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晋书》

户调制是根据编户收纳户税,西汉时期施行田租和人头税,曹魏时颁布租调,按土地收取田租,按户数收取户调。

西晋时期正式确立了户调制,规定了当时男子为户主的编户每年缴纳绢三匹、绵三斤,以女子或者次丁男为户主的编户缴纳户调减半。并且,对边郡和少数民族的户调也做了相应规定。

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而又各以品之高卑廕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

而又得廕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其应有佃客者,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晋书》

荫客制也就是品官占田荫客制,是对官员士族阶层进行按官品等规定其可以占田及荫蔽亲属、佃客等的制度。

相较于之前士族豪强可以无限制地进行强占土地,司马炎所推户调式对士族阶层能够占有土地的标准进行了规定,理论上可以有效控制士族强占土地严重的现象。

这是司马炎对过于强大的士族阶层的打压,利用官品来限制士族通过强占土地而过度强大。

户调式的目的和利弊

以上从司马炎所推行由占田制、户调制和荫客制所构成的户调式制度内容中,其实便能够看出司马炎所推行户调式的目的。

占田制让因战乱而四处逃亡的人口选择土地而定居,这在古代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生产中,能够合法占有土地是足够吸引百姓定居从事生产的。

因此占田制的推出,能够有效地恢复当时战乱所破坏的农业生产,而且通过占地而拥有能够生存的土地,有助于恢复当时凋零的人口。

耕田劳作

户调式按照编户收税,不分贵贱都缴纳赋税,是薄赋休养生息的措施。还具备鼓励生育的目的,结合当时西晋初期人口"十不存一"的情况来看,以户收税在一定程度上将流动和未从事农耕人口,固定在土地之上从事农业生产。

而且更重要的是,户调的形式,让原本大批没有编户的人口得以固定户籍,对于当时稳定晋初形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品官占田荫客制是司马炎对于士族阶层特权的保护和一定程度的限制。士族门阀阶层在享有正常户调式便利之外,还能够以荫客制按照官品和士族身份保证一定的特权。

官品一到九品"各以贵贱占田",相比平民固定占田数量,士族可以根据官品不同占据更多的田地。而不同官品还可以荫蔽亲属和佃客,也能够享受士族特权。

户调式的三项内容,区别于之前土地和赋税制度的优势,一是结合当时土地荒芜亟待恢复农耕的局势,创造性地给予农民自行占据土地从事农耕的合法权利;

另一方面将原本土地赋税制度中,贵族阶层利用身份特权强占土地的情况作出了一定限制,给予明确的特权标准,有效地限制了贵族阶层无限度占用土地的情况。可以说司马炎所推户调式,最为重要的两项目的便是恢复生产和限制士族豪强。

虽然户调式能够对恢复农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其中明确为贵族阶层提供特权让其享有优抚的规定,如果不能够加以严格执行,必然会成为特权阶层用来谋利的工具。

而且,结合当时贵族阶层的主要构成士族门阀来看,西晋时期正是士族门阀力量快速发展阶段,司马炎原本想要用来限制士族毫不受限制地占地壮大趋势的荫客制,对士族阶层无法形成有效限制,反而成为了当时士族门阀借以"合法"壮大的工具。

二、九品中正制下的"户调式"难以打压士族阶层的原因

从司马炎推出户调式的目的中,可知其恢复农产和限制士族的目的,这是符当时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面对西晋百废待兴的局势,以及魏晋以来逐渐壮大起来的士族阶层现状,所作出的限制措施。

尤其是从曹魏以来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下,士族门阀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甚至成为能够左右时局的决定性力量。

而司马炎推行的户调式,既然有对因九品中正制而发展壮大的士族阶层进行限制的目的,那么自然避免不了需要考虑九品中正制对于户调式的影响。

结合司马氏篡位的开端高平陵之变来看,当时士族阶层对于司马氏的支持,是司马氏得以夺权的重要因素。

发展至西晋时期,士族阶层以其在九品中正制下能够享受到的特权,通过强占土地荫蔽佃客逃避赋税等方式,形成了对于司马氏政权的威胁。

由此,才引发了司马炎在统一天下之后,试图利用制度性的品官占田荫客制,来限制过于膨胀的士族阶层。

从户调式之中的荫客制内容来看,虽然是对士族阶层的特权保护,但在依据九品中正制所定官品等标准,来制定占田和荫客等内容的限度,是既保证其特权又限制其发展程度的策略。

从这一点来看,司马炎知道当时司马氏得以掌权乃至篡魏,离不开当时的士族阶层,在实现统一大业之后,需要善待这部分士族势力。

但是,过于膨胀无限制地占用土地强占人口逃避赋税等情况,又是对于自己统治的巨大阻碍。因此,在考虑士族门阀阶层当时地位及皇权限制士族的要求,才有了看似是对士族给予特权,其实也同样是对士族壮大进行限制的品官占田荫客制。

可是,荫客制的推行需要统治者进行强有力地实施,但结合当时西晋初期任用官员情况来看,功臣之后、宗室力量、姻亲外戚等占据了大半朝廷。

更重要的是在九品中正制下,朝中官员多是士族子弟,而司马氏的崛起过程又多与各士族门阀通过姻亲等方式加强联系,司马炎执政又不能过于严苛推行政令,也就造成了原本打算用来限制士族的户调式,无法真正有效地被执行。

魏晋九品中正制,用中正官品评人才家世和才学来确定官品,士族子弟得以出任高品,寒门庶族只能出任低品。西晋初期,通过九品中正制出仕做官的士族门阀子弟已经遍布朝堂,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按照官品确定占田多少等特权的制度,当然难以限制高品士族。

而且,荫客制内容之中让高品士族等,能够按照其品阶荫蔽亲属、佃客等,这是依照法令来逃避赋税的有利手段。在这种模式之下,士族门阀依仗其荫客制下的特权,圈占土地、强占人口、逃避赋税,更加得以壮大。

如果再加之统治阶层无法强有力地推行户调式的实施标准,那么这些享受特权待遇的士族门阀,自然会借助户调式趁机壮大。

可以说,户调式中的品官占田荫客制,是将土地赋税制度与九品中正制的结合。如果强力推行户调式中的占田和户调内容,那么士族阶层自然会受到压制;

但是如果九品中正制下的士族阶层,无法被统治阶层所强制遵行占田和户调部分,以九品中正制发展而来的士族阶层,就会成为户调式中的获益者。

简而言之,户调式中占田制和户调制,对平民庶族有利,百姓可以占田耕种,享受与贵族同等赋税标准。

可是品官占田荫客制下,士族阶层又能以其九品中正制下的特权,不必遵守户调式对其产生的限制,相反还会借助户调式"合法"地保持士族特权地位。

三、西晋士族借助"户调式"趁机壮大的状况和原因探析

户调式的确让西晋初期的衰败情况得以改善,甚至还出现了罕见的太康繁荣景象。《晋书·地理志》中记载太康年间人口状况,"太康元年,平吴,大凡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而在《三国志·陈群传》中"案晋太康三年地记,晋户有三百七十七万",短短数年时间编户增加一百三十余万户。

如此巨大的户口增加,与司马炎所推行能够增加户口的户调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户口增加的同时,从司马炎还希冀于用荫客制来限制的士族阶层强占土地情况,其实并没有得到改善。

仅从发生在西晋时期,广为人知的石崇与王恺斗富的事例中看,石崇、王恺皆为当时士族阶层,能够拥有拥有让司马炎都震惊的奢靡比富,足见当时士族阶层富庶情况。

并且,士族占地依旧盛行,石崇自己所作《金谷诗序》中记载金谷园规模"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足以看出当时士族占地情况依旧盛行。

同石崇这般占地建造庄园的情况的,还有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出身琅琊王氏,在当时"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

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也有大肆占地营造庄园的情况。结合当时西晋后期奢靡现象盛行,石崇、王戎不必多说,王恺、何曾、和峤、羊琇等人也是生活奢靡,也能够体现当时士族生存情况。

这般来看,司马炎所推行户调式中,虽然能够恢复当时一定农业生产,让西晋人口得以增长极多,但却并未对士族门阀阶层造成过大影响。

相反,结合西晋后期士族门阀阶层占地依旧无度的情况来看,户调式中对于士族进行限制的品官占田荫客制,可能已经成为了士族门阀阶层用来趁势壮大的工具。

并且从西晋经济发展来看,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手段的西晋时期,士族阶层奢侈无度的情况,恰好反映了当时士族阶层占有土地和不受较大限度的情况。

造成士族门阀借助户调式作为壮大自身的工具的原因还可以从政治和制度角度进行理解:

在政治角度上,司马氏政权需要借助士族阶层巩固统治,难以过度限制士族阶层的发展。自曹丕接受陈群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以来,士族阶层得以发展壮大,司马氏自高平陵之变开始,一直到篡权代魏立晋,一直都依仗士族阶层来巩固统治。发展至西晋时期,朝廷遍布士族,已经不是靠简单的荫客制对占地纳税的简单限制,就能够削弱已经势大的士族阶层。

而且,结合司马炎在执政方面过于松散的风格,让户调式中对士族限制的荫客制难以较大程度的执行。司马炎执政不能严苛,往往政令颁布之后难以执行。

刘颂曾评价司马炎"陛下每精事始,而略于考终",可见司马炎执政之弊端。仅从西晋后期奢靡之风来看,司马炎称帝初期厉行节俭,多次颁布法令禁止大臣过度奢靡。

但是从其执政后期,石崇、王恺、王济这些斗富的情况中看,司马炎执政的确如刘颂所言"精事始,略考终",因此才造就了原本想要利用户调式限制强占土地的士族豪强,发展到西晋后期,反而愈发壮大。原本用来限制士族的户调式,也用来当做"合法"占地的工具了。

从土地制度优劣上看,相较于后世北魏及隋唐所施行的均田制,司马炎所推行户调式当中并没有规定土地买卖的情况。在士族阶层占据朝廷高位的情况下,士族豪强可以利用买卖手段,强买平民土地。

平民阶层无法与士族豪相抗衡,因此也会存在豪强士族利用权势夺地的情况,强占土地情况依旧难以改善。

而且,户调制按照编户收税,虽然是不分贵贱阶级的税收制度,但却也让士族阶层可以依据荫客制广纳佃客等,造成了逃避赋税的情况出现。

相较于均田制中,按照丁口进行缴税的情况,户调制无法对士族强占人口进行纳税,也就无法限制士族借助户调式发展壮大的趋势。

总而言之,士族能够享有户调式之中保障其特权的荫客制,借由原本是为限制其发展的按照官品享有的不同占地赋税特权,士族阶层反而更加容易地强占土地发展自身。

这与士族在政治上因为九品中正制下所具备的地位有着很大关系,西晋统治者无法过度压制士族阶层,因此限制其过度占地的荫客制也就无法被执行彻底。

而户调式本身的制度缺陷,如没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情况,让士族能够利用特权强买强占土地。加之户调式以编户收税,士族可以通过荫客制广纳佃客亲属,进而逃避赋税以自肥。

结语

户调式是司马炎根据西晋初期的现状而推行的土地赋税制度,目的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和限制强占土地严重的士族豪强。经过户调式的推行,西晋农业生产得以恢复,人口进而得到增长,但却对士族门阀力量的壮大无法形成限制。

自曹魏便施行的九品中正制让士族门阀逐渐强大,大量士族子弟出仕占据朝堂,具备了左右时局的地位,司马氏依靠士族支持得以篡魏便可知当时士族力量的强大。

这也正是司马炎在实现天下一统之后,推出利用户调式来限制士族崛起的原因。但这也恰恰正是司马炎所推户调式,无法真正对士族形成限制的原因所在。

概括之便是,士族因九品中正制而崛起,士族的过于强大而出现强占土地等情形,因此司马炎想要利用户调式限制士族无限制强占土地的情况,进而限制士族阶层的过度崛起。

但因为难以九品中正制下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士族门阀在西晋的地位,加之司马炎执政策略上难以落实制度施行,也就无法利用简单的品官占田荫客制来限制士族的壮大。

相反的士族豪强还会利用户调式中对士族阶层的特权规定,来"合法"强占土地进而发展壮大。

责任编辑:zN_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