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周召共和的背后-国人暴动,西周国人的第一把火
2022-03-18 22:09:30 来源: 腾讯网

"

前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商王朝,建立中国第三个奴隶王朝,因为生产力水平较高,注重礼仪,因此相比较于夏商两朝,周朝的文字记载更多。而在周朝791年的统治王朝中,民众造反运动也屡见不鲜。

西周建国初期的三监之乱,到西周末年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之间也不乏有民众造反运动的存在,而这之间最为明显著名便是国人暴动,随着对西周古籍研究的加深,国人暴动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其后的解决方式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接下来,请让我给大家讲述一下西周国人的第一把火-国人暴动的前因后果。

背景篇1-政治上周王室即位混乱(宗法制破坏)

首先这场暴动发生在西周晚期,切记不是西周末年,也不是东周,东西周合称周朝,后人为了分别,就以东西周来区分。国人暴动发生的时代,是西周第七位君主周懿王在位,周懿王死后,他的王位应该由他儿子即位,但是最终却被他的叔叔抢走了王位,也就是后来的周孝王。

周孝王死后,本该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但是周懿王的儿子却在诸侯的支持和帮助下,继承了王位,这样即位的混乱性,严重动摇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这也促使诸侯们渐渐开始不服从于周王的管教,对周王的朝贡也逐渐减少。

背景篇2-经济上国库收入减少

在西周王朝,周王朝国库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诸侯的朝贡和百姓交的赋税。而当时,周王朝实行的是井田制,那么井田制又是怎样的经济土地制度?

井田制是西周重要的经济土地制度。周王将全国的土地分为九块,其中一块是属于周王室的,是为公田。其余的八块分发给百姓,是为私田。百姓作为土地的耕种者,而周王拥有着全国的土地。百姓每年都要交贡赋给中央。而周王室每年的收入来源只有两处,一是通过诸侯的朝贡,而是收取在公田上耕作人民的税收。

但是随着诸侯对周王不尊重性的不断增长,诸侯渐渐开始减少对周王的朝贡甚至不交朝贡,而底下的人民则不断地去开垦土地,因为这些被开垦地土地不用交税,因此越来越多人去通过·向外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来营利,这些最终也造成周王国库收入地锐减,而收入的锐减也促使周夷王采取严厉的手段。

背景篇3-阶级矛盾激化(国人增加)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王朝发动叛乱的原因无不都是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君主的暴政,二是阶级矛盾的激化,那么西周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西周建国初期,封赏了大量的诸侯和贵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周贵族不断减少。而诸侯的继承也随着一代代的继承,逐渐从诸侯,卿大夫向士,平民转换。最终平民不断增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洛邑城内的国人(居住在城内的)不断增加,职业也不断增加,出现百工职业。因此,少数的统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暴动原因(导火线的点燃)

周夷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厉王继承王位,面对国库的空虚,周厉王决定实行\"专利\"政策,他看见国人为了谋生,去开垦边缘的荒地,而不耕种公田,因此他将国人开垦的山林,湖泊控制起来,收归自己所有,将国人赶到公田,进行耕种。

面对周厉王的强硬政策,国人反对的声音逐渐高涨,面对国人的反对呼声,召穆公进宫当面劝解周厉王停止这些举措,但周厉王不但不听,反而将他们抓起来,还不允许街上的人讨论这些事情,这些强硬的政策促使国人暴动的声音日益高涨。

国人暴动的经过-赶走周厉王,促使\"周召共和。\"

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都邑的国人开始聚集起来,他们一起闯入周王的宫廷,要擒杀周厉王,周厉王听闻后,慌忙召集身旁大臣率领军队来保护自己,镇压军队,但诺大个都城,竟无军队可调,因为都邑军队由国人组成。周厉王只好在侍从的拥护下,逃离了都邑,藏了起来。

没有捉住周厉王,国人怨气未减,身为周朝太子的静自然而然成为国人暴乱的目标。召穆公听闻后,便将太子静藏在他的家里,国人听闻后,便包围了召穆公的家。面对这种情况,周定公和召穆公一起来劝解国人,最终,国人怨气消散,暴动便就此结束。暴动结束后,因为周厉王逃亡在外,太子静又不能继承王位,因此西周贵族便选取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也就是所谓的\"周召共和。\"

后世影响-周王室走向衰落

一场国人暴动,充分表现出了国人在都邑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了国人和周朝贵族之间阶级矛盾的尖锐。国人暴动后,周王室逐渐衰微,周王室的统治基础也遭到了破环,也为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的灭亡埋下了基础。

而宗法制上的一个错误,造就了周王威严的减损,国人开垦荒地,不理公田,促使周王国库收入的锐减,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制,分封制的逐渐传承,终至国人的增加,百工的出现,阶级矛盾尖锐,为了国库有更多的收入,周厉王采取\"专卖\"政策,大力控制国人开垦荒地,控制人们的言行,最终造就国人暴动,周厉王逃跑,太子静无力继承王位,最终,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政,是为\"周召共和\"。

"

责任编辑:zN_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