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威海“君子之风”缘何而起?明代“四君子”有答案!
2022-03-18 07:58:54 来源: 《故事中的威海》

威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古至今,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为讲好威海故事、传承威海文化,政协威海市委员会主编出版了《故事中的威海》一书,从地域记忆、家族印记、历史往事、文化名人、政界良吏、沙场铁骨等主题入手,收集整理了一系列好故事。即日起开设专题,对书中故事进行连载,欢迎关注!

第一章丨地域记忆丨

《明代文登“四君子”

文字:于远超

明朝在朱元璋时代虽出现了荣极一时的大明盛世,然而后期却充满了内忧外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刚正不阿的为官者。在威海地区,“明代四君子”为其中翘楚,分别为丛兰、林洙、宋庭训、刘必绍。他们无论是在道德操守上,还是在为官为臣方面,皆有楷模之范。

◎来源:《故事中的威海》

丛兰

提起丛兰,丛姓人一定不会忘记他的祖训:“凡是丛姓子弟,将来只能读书,不能当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得从他的经历说起。

丛兰,字廷秀,号丰山,1456年出生于文登县文山村,卒于1523年,谥号“太子少保”。

丛兰天资聪颖,但家贫无书可读,就借书抄录。对于经、史、兵、医、数均有涉猎,自中举后顺利走上官场,为官30余载,最高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丛兰为官后,一直恪尽职守,以国家社稷为重,关心百姓疾苦。对于官场流弊,他斥责整改。然而他的一腔正直,却惹怒了朝廷中把持朝政的大太监刘瑾。

说起刘瑾,其实本不过就是个奴才,但他野心巨大。在朱厚照在位时,他混淆视听,把持朝政,为己利而营私舞弊。在五年之内,他就为自己积攒了黄金一千二百多万两,白银两亿多两。

丛兰身处庙堂之中,却不与昏官沆瀣一气,以一己之力,对昏官进行弹劾。幸运的是,他的大多数谏书都被皇帝采纳,那些昏官也得到了惩治。然而中官何文鼎因为直言劝谏,惹得龙颜大怒,丛兰痛惜忠良,虽知是以身犯险,还是竭力营救。在“合台谏救”后,他被皇帝打入大狱。

出狱后,丛兰依旧刚正不阿。正德五年时,因为不与刘瑾同流,他被调往边疆延绥地区督理军务,实际上是被刘瑾陷害,发配边疆。

延绥虽偏远,但是在军事上占据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战事时起,百姓们生活朝不保夕,不少人开始逃亡。就是守将们,也愁眉紧锁。丛兰上任后,立刻查明情况,上书朝廷,进行整改,皇帝一一准奏。对于当地的灾民,他开仓赈济,以至于后来他重返朝堂时,百姓们立了生祠以示感恩。可见,丛兰深得民心。

然而,丛兰一离开朝堂,刘瑾就开始搞小动作。他在皇帝耳边吹风,扣押边关钱粮,以致民怨载道。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趁机发起叛乱,走投无路的百姓们也加入了叛乱大军。丛兰深知兹事体大,于是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加强军务,然后上书朝廷,对于奸臣刘瑾的罪状,毫不留情地在《边塞军务十事疏》中一一列数。刘瑾勃然大怒,妄想罗织莫须有的罪名置丛兰于死地。幸而安化王叛乱仅仅维持了19天就被平叛,而丛兰在此平叛中功不可没。与此同时,朝堂内发生了内讧。同为“八虎”之一的张永反戈一击,与众大臣一道弹劾刘瑾,刘瑾终因过于贪婪而被皇帝下令凌迟处死。丛兰因祸得福,升官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受到皇帝的赏赐。

后得势的张永想拉拢丛兰,派人说:“如今兵部尚书一职空缺,非你莫属。然揣测圣意,你还得上朝纳贡啊。张总管知你两袖清风,愿助你一臂之力。只要你点头即可。”

丛兰义正词严地拒绝了,也因此失去了这个职位,降为漕运总督,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仍是尽心竭力地为朝廷尽忠。

丛兰历经为官、为将、为帅、为抚、为督的步步升迁,他一生所获军功无数,位高爵显,却始终不改本色,一生清廉。多年的官场摸爬滚打,让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深知官场险恶,于是到老年便辞官告老还乡。他也警示自己的后代一定不再入朝为官。他的作为体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孝忠”思想,又不失谦谦君子之风,堪称文登“四君子”之首。

林洙

林洙,字孔源,文登人。他自幼聪敏,又极其好强。虽家贫如洗,但嗜书如命,因此每晚读书得耗费不少灯油。懂事的他为了给家庭节省开支,计上心来,白天拾来不少柴火,晚上点着柴火,既能取暖,又能让他在火光的映照下读书。就这么夜以继日,他逐渐学识渊博,诗文俱佳,于1543年中举,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中二甲第四名进士,创文登人殿试的最高名次。

林洙的才华在他的代表作《孝感集咏》中可见一斑。这本书记录了明代文登的孝子孙鹏的事迹。在将父母赡养至老后,孙鹏悲痛欲绝,不离坟茔,于是就在父母的坟旁搭建了一间简易的茅草屋,直到守孝满五年。这个故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文登知县王允言将此事上报朝廷,皇帝给予表彰。为了发扬这种忠孝思想,知县王允言与当时的文登才子林洙都为他撰写文章,并请画家绘图,综汇成书,即《孝感集咏》。林洙受命书写序言《叙〈孝感集咏〉前》,洋洋洒洒,1000多字,交代成书缘由,并将此尽孝之举广告天下。

除了序言外,林洙还留下两首与此有关的七言律诗:

老见麻衣已二毛,思亲犹任筑坟劳。

云山堆里号枯柏,荆棘丛中叹蓼蒿。

一点孝心金石凛,五年方节古今高。

顾君土篑牢收留。住与儿孙世世挑。

荒园孤冢空岗恋,不上高山不见难。

几杵筑成千丈恨,两筐挑尽一生寒。

道冲趾印今还在,泪洒茅痕尚未干。

千古纲常都此植,世人莫作土堆看。

林洙不仅才华出众,人格也绝对一流。林洙任户部主事时,正赶上边关战事不断,为了鼓舞士气,皇帝犒赏三军,让户部筹备银两以慰将士。林洙的职位在当时是个肥缺,若他如以往的官员那样,将银两划拨自己囊中,也根本无人知晓。他却将所有的财物一一登记造册,然后按照名额对应发放,不曾有丝毫贪污。他的廉明之举,让朝廷中的大臣与边关将士都钦佩不已。

后来,朝廷又派他去清江浦督办运粮。之前经商的人们,为了赢得更大的利益,不惜筹备巨款贿赂新任的督抚。可是在林洙这里却碰了壁。林洙不仅一毫不取,而且查禁此风。淮河一带德商贾官员无不为之赞叹。

由于自身的廉明,林洙被升任为户部员外郎,受朝廷委派要征收十库的物料。有人趁机求他多入物料,被他严词拒绝。他坚持不收好处,不讲人情,按章办事。

由于他的秉德浩然,又升任为户部郎中。虽然他的官职始终没超过五品,却一直废寝忘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也正是由于他的过于忘我,最后导致积劳成疾,不幸卒于任上。

当他的灵柩被运回老家时,大家才发觉,除了棺木之外,竟再无一物,不由钦佩敬仰。林洙的两袖清风,颇符合君子之道,他也因此成为封建时期廉明自律的知识分子的典范。

宋廷训

宋廷训为明代靖海卫人(明代靖海卫隶属于文登),字仰宇,号正吾。宋廷训十分聪慧,又敏而好学,当时在坊间有名士的美名。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宋廷训考中进士,为户部主事(正六品)。明神宗,也就是当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他10岁继位,在前十年,有张居正辅佐,明神宗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如重新丈量全国的土地,实施历史上著名的“一条鞭法”。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开始亲政。他本该励精图治,却沉溺于酒色,缠绵于后宫不肯上朝。

1592年2月18日,刘东旸与哱拜在宁夏叛乱,公然与明政府叫板,要搞类似藩镇割据那一套。宋廷训忧心如焚,马上上书宋神宗,请求宋神宗视朝、听讲、抑畏、修省等。宋神宗集结了国内最精锐的军队,浩浩荡荡开往宁夏,历时7个多月,终于平息了这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叛乱。宋廷训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普通臣子,却不顾自身性命安危,力争劝谏皇帝,在当时颇为难得。

为了满足自己的安逸享乐,宋神宗大兴土木,于1596年开始,派宦官到全国任矿监、税监,不顾人民死活,疯狂地敛财掠夺,人民自然奋起反抗,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宋廷训虽然官职只是正六品,却表现了自己的赤胆忠心。宋神宗即位后多年不上朝,宋廷训就冒着被砍头的危险,力谏皇帝上朝。虽然人微言轻,但他的忠君爱国之情却不可阻挡。

他奉命管理草场时,不幸发生火灾,他毫不隐瞒,自扣俸禄,并进行深刻反省,以绝后患。后来,他被派到清江浦督收税务,以往的官员大多借此机会,大肆敛财。宋廷训不仅自己不染铜臭,还要求身边的人也这样。处理完政务,他又开课宣讲,传播孔孟之道。鉴于在任职期间表现优良,他被升为户部郎中(正五品)。但天意弄人,他在与人交接赋税时出了差错,因此被贬。

回到老家的宋廷训,一边侍奉双亲,一边开学馆,教书育人。双亲先后故去后,他分别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间,他不食烟酒,清心寡欲,至于父母留下的遗产,他分给两个弟弟的更多一些。他平时对人友善,乐善好施。并且,他拿出自己的资产,为建造靖海卫学出了不少力。在贬谪之后的乡村生活中,宋廷训与官场不曾有任何来往。他在当地的名声越来越大,几年后,他的美名竟然传到了皇帝的耳中,又先后补为刑部郎中(正五品)、山西布政司参议(从四品)等职。宋廷训任职期间,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因此在不到3年后离任时,百姓们拖男挈女,夹道送行,有的甚至掩面哭泣,恋恋不舍。而宋廷训来时怎样,去时还是怎样,只有少许行李随身,哪里像一个为官之人!

宋廷训不管为官为民,始终两袖清风,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他辛勤著述,留下了《孝经详解》《小学隐括》《儿训》《女箴》等著作,是一笔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必绍

刘必绍,字绍先,文城东关人,明代著名理学家。因酷爱文山之石,所以别号“文石”。他少年时就聪慧异常,博览群书,进县学后,更是如鱼得水,所阅甚多,因而知识日益广博。他自知山外有山的道理,因此开始到处游学拜师,先后师从理学大儒周讷溪、邹颖泉、耿楚侗等人。名师倾囊相授,刘必绍也孜孜不倦地学习,所学以儒学为本,“立志求仁而归于识其本心”。

万历二年(1574),刘必绍被选为汝宁府通判,万历十年升为保安州(位于今河北省)知州。他这一上任,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奔波起来,“修建文庙,创辑《州志》,开浚渠堰,葺仓廒,置义冢,开观德圃,建寅宾馆、惠民药局,百废俱兴,日无暇晷”。他任知州之后,与守备一起开凿沟渠二十里。其实早在任宣府东路通判时,他就与守备一同开凿过沟渠二十五里。这些沟渠,被当时人们称为“刘公渠”。正是这些渠水,把桑干河水引来,灌溉了两岸数百亩的水稻与小麦,两岸良田遍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当时有些穷人买不起坟地,他就自己拿出银两,在城西面的旧坟地南面,置了六亩多的坟地,把那些被无奈丢弃的棺木与尸骨重新安葬。他修仓场,修文庙,修儒学堂,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让他们有了收成后再还。

孟子曾有“仁者爱人”之说,刘必绍正是以为官者的一颗爱民之心,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他在保安州任职4年后,被升为平凉府同知,准备启程时,百姓们得知消息拦于路前,不让前行。朝廷不得不将其改为保定府同知,仍兼管保安州之事。

在如今的保安州,仍能看到当初刘必绍所建的鼓楼文昌阁。历史悠悠,在百姓们的心中,这位为民舍身忘我的清官,无疑就像一块丰碑。人们为刘必绍建造了生祠,并塑了雕像,以表衷心爱戴。

刘必绍在保安州任职8年。后来他卸任还乡,回到文登,在文山南面修筑了冠文堂、世恩堂、亲睦堂。因为深知读书的意义重大,为了激励刘姓族人好学上进,他在文山西面建了一座二层小楼,即史上著名的“万卷楼”。虽然后来此楼被拆,但木料后来为建造一座公立学校所用,上万册藏书进了文登县人民政府的图书馆。

刘必绍任职期间为民为国鞠躬尽瘁,卸任后潜心钻研理学,兀兀穷年。他的“知耻说”和“心说”对世人们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著有《四书传习录》《观我亭集》《言治纪略》《官箴补》《三镇一览图说》等书,还创建了保安《州志》。他发挥余热,收藏古书,传授弟子。他的后代也耳濡目染,苦心读书,刘姓后人大多为官,并且著有诗文,将文登学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丛兰、林洙、宋庭训、刘必绍“四君子”,皆为封建时代官僚中的佼佼者,除了林洙,其余三人皆入了文登乡贤祠,对发扬文登学的君子之风起到重要影响。

监制:殷洪军

值班总编:王岚

复审:孙美玲

文字:于远超

编辑:周宗玥

责任编辑:zN_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