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历史上的这三人功高盖主,功劳大到赏无可赏,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2022-03-17 22:46:23 来源: 腾讯网

在古代,将军可是一个高危职业——虽说“将在外,君命可不受”,但外有劲敌、内有奸臣,只要君王稍微昏聩点,将军便会轻者死无葬身之地,重者株连九族。比如宋朝的岳飞,又比如,汉朝的李陵。

所以将军表面上看起来是威风凛凛、威震四海,实际上却是如履薄冰、步步为营,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

历史上就有三位将军,功高盖主,功劳大到赏无可赏,最后惹来杀身之祸。

不过他们的死或许不仅仅是与其功劳有关,还与其为人处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战国“杀神”白起的陨落

唐代诗人曹松曾作诗:“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此话不假,白起战神的称号确是用几十万韩、赵士兵的累累白骨堆砌起来的。

战国时期,烽火连天,所谓时势造英雄,白起应运而生。他所出生的秦国,此时正处于日益鼎盛的时期,秦昭王励精图治,以商鞅变法为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平民出生的白起才有了在军事上大展拳脚的机会。

公元前293年,白起第一次出现在了史册上,此时的他以左庶长的身份攻打韩国新城。公元前294年,伊阙之战。白起以12万秦军大败韩魏24万联军,一战成名,从此更是扶摇直上。

公元前280年至公元前278年,秦国与楚国发生正面冲突,而秦军在白起的带领下势如破竹,一路凯歌高唱,最终楚国灭亡。

而真正让白起载入史册的战争却是长平之战。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打韩国至野王,韩王命上党郡守冯亭献上党于秦,以息战火,而冯亭却私自将上党归附于赵国,由此点燃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长平之战前期,秦将王龁对战赵将廉颇,廉颇坚守不出,以时间损耗秦军兵力。到后期,赵王心怀侥幸,换赵奢之子赵括为将领,而秦亦换将领为白起,“纸上谈兵”的赵括遇到军事奇才白起自然是以卵击石,最终不仅赵括殒命于此,还连带40万赵国士兵一起被白起使诈坑杀。此事一出,震惊六国。

不过,白起在长平之战取得的胜利却招来了秦相范雎的嫉恨。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再次发兵攻打赵国,恰好生病不能领兵的白起劝阻秦王攻打赵国未果后,又见秦军连连败退,便发起了牢骚:“

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王闻言大怒,命白起出兵,白起便托病不出。

公元前257年,秦军败退的消息不断传来。

秦王更加迁怒于白起,强令其出兵,白起只好强撑病体出征,行至杜邮的时候,因范雎的一句“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被秦王赐死。

“汉初三杰”韩信的殒身

与白起的出场不同,后来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的韩信是以落魄青年的模样出现在史书上的。

早年的韩信身背宝剑四处游荡,见他游手好闲,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不厌恶他的。淮阴的屠夫甚至让他受了胯下之辱。

即使这样,韩信也凭一腔孤勇和军事才华闯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秦末大规模农民起义后,韩信先是投奔到了项羽麾下,但久久未得到重用。后来他又去到刘邦那里,经萧何的大力推举,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韩信的才干很快在刘邦那儿得到了施展,刘邦多次采纳韩信的计策后,灭魏、徇赵、胁燕、定齐,一气呵成。

齐国平定后,韩信上书刘邦请求封自己为代理王,引发刘邦不满。在刘邦看来韩信就是趁火打劫、心怀不轨,但迫于形势,他还是答应了韩信的请求。

事实上,这时候的韩信并未真正想过叛汉,他对刘邦始终保持着感激之情与知遇之恩。

垓下之战,韩信利用“四面楚歌”的计谋大破楚军。项羽乌江自刎,至此楚汉之争画上了休止符。

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韩信想要谋反。刘邦佯装巡视云梦泽趁机将韩信捆绑了起来,贬为了淮阴侯。

从此,韩信积怨于心,闷闷不乐,以致后来,他策反陈豨,想要谋害吕后母子,被吕后与萧何商议用计召进长乐宫的钟室杀死。

清朝名将年羹尧之死

年羹尧是在清朝备受康熙、雍正两代皇帝赏识的重臣,雍正甚至将他视为心腹。在汉人地位低下的清朝,年羹尧受到如此厚待是多么不易!

年羹尧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年仅21岁就考取了进士,不到三十岁就被康熙格外提拔、寄予厚望。

所谓“为报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年羹尧在之后的仕途中也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来报答康熙的赏识。

公元1717年,准格尔部入侵西藏,年羹尧发挥出了他的军事才干,前后花费了三年的时间平息了这场叛乱。

雍正登基以后,年羹尧更是成为了雍正的左膀右臂,不仅如此,君臣二人的私交也甚好。年羹尧平定了青海叛乱之后,雍正甚至将西部的一切事务都交由年羹尧。

不仅如此,雍正还常常赏赐他各种奇珍异宝,在生活上也是对年羹尧及其亲人也是关怀备至。

也正是因为这样,年羹尧渐渐迷失自我,做出了许多逾矩之事——无视“臣礼”、结交党羽、暴敛财富……

终于,雍正忍无可忍,抓住年羹尧贺表字迹潦草的把柄,借题发挥,将年羹尧调任为杭州将军。年羹尧的失宠就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群臣见状也立马开始陈述其罪状,最终年羹尧被捉拿归京,赐死在牢狱里,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不管是战国“杀神”白起,还是“汉初三杰”韩信,还是清朝名将年羹尧,他们的死都不仅仅是功高盖主这么简单。

他们还死于自恃功高,不知收敛。

白起自长平之战一战封神,却居功自傲,几次托病抗旨不尊,秦国兵败后他还大言不惭。如此心高气傲、不服从命令的人,怎么会被封建统治者所容忍?

韩信对刘邦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被刘邦接连褫夺封号,却仍不知及时抽身,甚至还鼓动陈豨造反。试问哪个封建统治者会将这样的定时炸弹放置身旁?

年羹尧早年深受圣宠,恃宠而骄,盛极而衰,自取灭亡。

由此可见,若是白起、韩信、年羹尧没有得意忘形,又怎会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如果他们能及时止损,或许能如范蠡、张良一般远离世间纷扰,逍遥于江湖之上,岂不快哉?

责任编辑:zN_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