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有学者曾感慨,亡国之君多是有为之辈,如此颠覆的言论到底为何?
2022-03-17 11:53:42 来源: 腾讯网

有学者曾感慨,亡国之君多是有为之辈,如此颠覆的言论到底为何?

以前读历史的时候总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基本上都是无能之辈,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作为,所以让国家一步步的按了下去,正如学者所感慨,后宫有坏女人,朝中有奸臣,外部有贪官。皇帝根本不作为,自然使得天下大乱,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结果。但是后来我们仔细研读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以前的认知根本就不靠谱,大部分时候中国的亡国之君都是一些有为之辈。无论是唐昭宗还是崇祯皇帝,或者是光绪皇帝,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太过于年轻有为,结果把国家折腾没了。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表示疑惑,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个国家的兴衰必然关系到皇帝的水平,面对一个走向衰微的政权,任何有能力的人肯定会对它进行改革,去掉危险的成分,留下积极有为的成分,这样才能够化险为夷。这样的说法看起来很正确,但其实也忽略了历史的背景。如果一个王朝只是发展到中间阶段,由于陈平日久,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个时候国家和人民都还有承受的区域,因此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上面稳得住下面老百姓也承受得了。

但假若到了一个国家的末期,整个国家机构已经每一个零件都已经老化了,老百姓被盘剥到了极点,马上就要爆发了,上面的官员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利益链条,稍一碰触就会爆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国家机器,每一个细节都已经出现了老化的现象,不是所谓的哪里出了故障可以修理。因此越是脆弱老化的结构,就越是应该维持稳定,而不是大动干戈。

举个例子,一个老人浑身上下都出现了生理机能的退化,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给她调养身体,而不是给他大刀阔斧的去治理。因为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老人挺不住,直接就去了。一个王朝同样也是如此,在末期甚至他们的状态连老人都不如。因此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很多的国君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老老实实维持稳定安安分分的度过一生。即使要改革也只能进行最表层的改革,就好像当年的张居正改革一样。但有的时候一些皇帝颇有才能,而且有理想,他们无法忍受整个政治结构的腐败,无法忍受王朝的逐渐死去,所以他们想要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

但很明显这样改革的后果就是,把原本还能够撑下去的王朝来了一个提前的爆发与毁灭。改革的时候牵动了上层统治者的利益,所以大家反对皇帝,使得皇帝失去了上层支持。而进行制度执行的时候,下层的官员由于已经彻底腐败,所以很容易把好的政策变成贪污的手段,于是老百姓也撑不住了。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亡国之辈往往都是年轻有为之,君干的越多错的越多,国家毁灭的越快。那么这样的困局该如何避免呢?个人以为在封建时代根本无法避免,只有靠着祖先们时时刻刻的见微知著,小心翼翼才能够化解。

责任编辑:zN_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