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明朝以武力的形式占领了安南国,但为何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统治?
2022-03-14 21:41:55 来源: 腾讯网

公元1400年,位于明帝国南部的安南国发生了内乱。身为外戚的胡氏通过各种政治手段颠覆了陈氏的统治地位,并取而代之建立起了胡朝。同时,胡氏政权的缔造者胡季犛册封自己为安南君主,此举极大刺激了明皇的神经。

不久之后,胡季犛还派兵袭击了明军护送陈天平返回安南的行军队伍,并私自将后者处刑。为了报复胡氏政权,明廷发兵大举南下,进而彻底消灭了胡氏政权。

但是为何在战争结束之后,曾经与明军"并肩作战"的安南百姓却反对明军及明廷产生了敌意呢?

上图——册封自己为安南国王的胡季犛

一、明军南下伐胡,被安南百姓视为正义之师

在明廷发兵南下前所颁布的"讨贼檄文"中曾经明确指出,此次明军南下攻伐安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便是为了报复胡氏擅杀陈天平及明军将士的行为;其二便是帮助安南人铲除胡氏政权并恢复陈氏江山。对此,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的张清涛硕士在《论明成祖对安南政策的转变及安南之役》一文中曾经提到:

···在明军刚刚进入安南境内不久,便遭到黎季犛军队的伏击,陈天平被截杀。消息传至京师,明成祖大怒,谓成国公朱能等:"蕞尔小丑,罪恶滔天···此而不诛,兵则奚用!"。安南此次骗击陈天平事件,是对明成祖自尊心的极大挑战···

上图——主张讨伐安南国的明将朱能

胡氏政权自建立开始,就一直遭到地方百姓的厌恶。自从陈朝灭亡后,安南的局势就因胡氏影响力的扩大而愈发动荡起来。百姓都期盼着和平环境,但却不可避免的被胡氏卷入了战争之中,胡氏政权自然会失去民心。因此当明军即将南下的消息传到安南国境内时,立刻就得到了安南人的支持。

在安南百姓的帮助下,明军不必担心因对安南地区地理环境的陌生而影响战斗力。并在当地百姓的引导之下,很快就寻找到了胡氏政权的主力部队,并将其击溃。

毋庸置疑的是,明军能够在征安南之役中快速取得胜利,与其"正义之师"的身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当地百姓看来,明军宛如"救世主"一般,自然会倾尽全力帮助其击败夺取政权的胡氏家族。

而这,就是古代中国人所常常提及的"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

不过在战事结束之后,明军并未遵循先前的承诺恢复陈氏家族的统治地位。而是以陈氏后代已经绝嗣为理由,宣告安南地区将成为明帝国领土的一部分。

正是这一举动,让明军顿时丧失了"正义之师"的身份,为后来明军与地方百姓关系的恶化埋下了伏笔。

上图——供奉陈氏先祖的宗庙

二、明廷不愿退兵,被当地百姓视为侵略者

然而在战事结束之后,安南人并没有看到明军像预想中的那样尽数北归。虽然主力部队已经在张辅的带领下退入了帝国边境地区,但仍然有数量不菲的明军将士驻扎在安南国境内。此时明军的身份就发生了改变,即从先前的正义之师被当做了侵略者。

当地百姓为了驱逐明军将士,不仅消极对待明廷在此设立的行政机构所颁布的政令,而且还采用武力的方式袭扰明军。虽然被武装起来的百姓战斗力和规模都不及拥有军事素养的明军,但接连不断的袭扰仍然让明军感到十分吃力。想要彻底消除隐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实际上从明军与安南百姓进行武力对抗之日开始,就注定明军在此无法长久驻扎了。战争是仇恨滋生的土壤,明军不断镇压当地百姓的反抗,所能够获得的结果就只能是规模更大的反抗。

而明廷一直在战争结束后将这里视为自己的领土之一,自然不可能像对待敌人那般对待当地百姓。这也就意味着,明军与当地百姓的斗争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停止,而是会一直持续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后来的明宣宗才会选择以撤出安南地区,换取与安南人和平相处的方案。

上图——身披重甲的明代将士

三、明廷新增设的行政机构并未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

在明军生擒胡季犛并灭亡了胡氏政权后,永乐帝随即派遣文官前往安南国境内。并按照明初定制建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其管辖整个安南地区。随着几批文官的先后抵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已经能够进入正常的运行状态。

上图——控制了安南国的永乐帝

但是问题在于,当这些文官抵达安南国境内后却并未遵循永乐帝的旨意安抚当地百姓,而是通过自己的特殊身份为自己谋取私利。同时这些官员认为安南百姓的身份是"被征服者",与帝国百姓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也激化了明人与安南人之间的矛盾。

面对正被日益激化的矛盾,负责统辖当地的明朝官员并未采取怀柔政策予以消除,却采用了其他更为极端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即武力。

当军队也被卷入其中之后,事件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明人和安南人之间的矛盾就变得愈发激烈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同样也成为了明宣宗执意决定撤回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的一个主要原因。

上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管辖范围

四、 结语

从张辅统领明军主力北归之日起,安南国内部就爆发了与明军的冲突来看,安南百姓对明军的怨恨已经在明军主力北归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而之所以选择在此时发难,主要还是忌惮明军主力强大的战斗力,以及张辅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

即便当时明军仍然在安南境内屯有大量驻军,但是这些驻军却并无法在与当地武装力量的对抗中占据上风。无论是明代的官修史料,还是安南国所遗留下来的史料文献,都明确记载了双方不只一次爆发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而这些武装冲突,大多以明军失败而告终。

明军之所以会先胜后败,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已经失去了当地百姓的鼎力支持。失去了人和地利的明军,又如何能够巩固在安南的地位?明廷又如何能够维持在安南地区的统治呢?

参考文献:

【1】《论明成祖对安南政策的转变及安南之役》,张清涛著

【2】《明实录》

责任编辑:zN_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