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最关注的问题无疑就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每个人的防疫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在看到中国之外各个国家遭受的苦难,我们更明白了正确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样的经历也会引导我们去思考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国家并没有健全的卫生保障体系,也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更缺乏有效的通知手段。这些对于疫情的防控以及病人的诊治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先民们究竟有怎样的手段,来防止疫情的扩散,这些方法的效果又如何呢?
上图——中国古代瘟疫中的百姓
一、 中国古代的隔离意识
对于瘟疫这样的流行病而言,防止其扩散影响到更多的人是所有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现在我们一般会对病人以及重点对象进行隔离,这种措施在去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是中国抗疫成功的重要保障。
上图——黄帝画像
实际上隔离这种手段在很早之前就出现在中国历史上了,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之前。在中医传统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隔离的相关讨论。在《刺法论》一章中,就记载了黄帝和岐伯的问答,黄帝提到在发生瘟疫的时候,除了强身健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外出"避其毒气"这就是隔离理论的发源了。
而在儒家经典《易经》中,也有相关的内容,其中有在瘟疫发生时"不出户庭,无咎"的说法,虽然《易经》没有解释其中的具体原因,但至少也能增强人们的隔离意识。
在这些意识的推动下,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隔离的重要性,比如在西晋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规定,在发生瘟疫的时候,一旦官员的家中有三人以上患病,那即使官员自己没有症状,也不能在百日之内入宫。
上图——《易经》书影
除了官员之外,他们对于百姓的隔离也十分重视,从汉代开始,在发生大型瘟疫的时候,政府就会在城中开辟居所,供那些患病之人居住,这也是中国最早的隔离治疗。到了宋代的时候,随着城镇的发展,国家的医疗体系也变得完善起来。当时在城市中一般都有特别开设的病坊,专门用来收治患传染病的病人,并且还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诊治,这无疑是中国医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于瘟疫的重视程度也在上升,到了清朝的时候,最危险的传染病是天花。当时清政府不但开设了专门收治病人的
"避痘所"
,还更新了相关的制度。当时清朝统治者提出在天花流行的时候,任何事情都要以防疫隔离为第一要务,如果隔离措施和礼制相违背的话,那么可以允许官员暂时忽视礼制的要求。当时努尔哈赤的一个孙子得了天花去世后,百官就可以不参加他的葬礼。
上图——显微镜下的天花病毒
在隔离措施和隔离场所进步的同时,中医的隔离理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清朝医学家熊立品在其著作《治疫全书》中提到了四不要,即:
毋近病人床榻,染其秽污;毋凭死者尸棺,触其臭恶;毋食病家时菜;毋拾死人衣物。
自从中我们看到这份要求已经基本涵盖了现今隔离中所需要做到的事情,这是中医的重要成果,也是古人战胜疫情的最有力工具。
二、 古人对于病原体的控制
现在在疫情防治工作中,除了做好相关人员的隔离工作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防止病原体的扩散,并消灭其来源。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的生物和医学知识并不发达,但是我们的先人们依然在尽他们的努力来限制病原体的传播。
上图——尸横遍野的古战场
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主要是因为在古代每逢大灾或者大规模的战争,总会出现大量百姓或者士兵的死亡。在灾情过去之后,农民们都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恢复生产上,因此很少有人会去收拾那些死者的尸体。
那些尸体在野外会大量腐烂并滋生细菌,这些细菌的传播会让附近的百姓生病,这就是大瘟疫的起源。其中在隋唐乱世的时候,由于中原地区战事频繁,导致战场上散落着大量的士兵尸体,这些尸体最终引发了多次瘟疫,其中仅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就爆发了六次大规模的瘟疫,在贞观十五至十八年间,每年气温上升的时候,都会爆发一次瘟疫,这让唐太宗头疼不已。
上图——唐太宗剧照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唐太宗提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措施,那就是命令各地政府派人掩埋无人认领的尸体,这项工程工作量很大,一共持续了几年才彻底完成。不过其收效十分明显,在贞观之后的年份里,唐朝很少再发生大的瘟疫,这种防止瘟疫产生的方法也被后世君王所借鉴,成为了中国防治瘟疫的常规方法。
而且在发生瘟疫的时候,崇尚土葬的古人也会主张烧掉逝者的尸体和他平时使用过的物品,这也是一种防止病原体进一步扩散的做法,能够有效降低病菌的传染速度。
上图——吴又可画像
除了尸体之外,中国明代医生吴又可还提出了"气即是物,物即是气"的理论,强调患者以及瘟疫发生地的环境可能也是人们染病的重要因素,并提醒人们要和这些人和地方保持距离,这对于瘟疫的控制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 古代医生在防控瘟疫中的作用
和现在的我们一样,古代发生瘟疫的时候,也是医生们冲在第一线,为普通百姓提供治疗的同时,他们也会普及防疫知识,帮助百姓们渡过难关。
在中国历史上,和瘟疫产生交集的名医有很多,其中东汉末年的著名医者张仲景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位。张仲景出身于东汉世家,自小家境优渥。但是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彻底破坏了他的生活,他的家族中有三分之二的人在这场瘟疫中丧生,这给张仲景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上图——张仲景画像
他在这之后便投身于医术的学习,他游历全国的各个地方,看到了瘟疫的不同类型也收集了各地治疗瘟疫的方法。之后他潜心整理这些药方,并将其功效记载成册,这便是中国中医史上赫赫有名的《伤寒杂病论》。
这部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形成了一套这对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方法,这对后世医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有力的推动了中国传染病学的发展。
在有了防治方法之后,中国古代的医生们还形成了以救治患者为己任,不惧危险的奉献精神,而这一切的产生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着直接的关系。孙思邈作为当时的名医,有着十分高超的医术,对于药材也有很深的研究,因此被人们尊称为"药王"。不过孙思邈身上最让后人崇敬的,还是他高尚的医德。
上图——药王孙思邈像
孙思邈作为一代名医,在唐朝很有名望,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脱离群众,而是秉持着
"华夷愚智,
普同
一等"
的精神,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病人,这让他收到了世人的尊敬。孙思邈当时也会投身于瘟疫的治疗当中,唐朝初年的时候,曾经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麻风传染,大部分医生都因为担心自己被传染而对这些病人敬而远之。
当时的孙思邈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他依然没有推辞自己身为医生的责任,他自己准备了一块地方,专门用来收治这些麻风病人,他也整日身处其间为他们诊治,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人问孙思邈为什么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生命风险救治这些病人。孙思邈说医生在救治病人的时候是不能考虑自身安危的,瞻前顾后的行为是有违医生的身份的。他的这段话在之后也成为了中国医生的职业守则,这培养了中国医生大无畏的医者精神,他们也在一次次疫情来临的时候,用自己的力量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上图——孙思邈画像
四、 结语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对于各种疾病的致病原因和传播方式了解得并不清楚,相对于现在,在防治瘟疫上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挑战。但是我们的先民们依靠自己的智慧,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防疫方法,这对遏制瘟疫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首先中国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十分注意将患者与其他人进行隔离处理,防止病情的扩散,后来还有各种专门收治流行病患者的场所,这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与此同时,古人们还特别注意环境问题,会处理掉可能导致瘟疫的因素,比如古战场上堆积的尸体,这也是防治瘟疫的关键所在。
最重要的是,在张仲景,孙思邈等名医的影响下,中国自古就有一批既有能力,又有担当的医生。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瘟疫在古代没有快速传播,大量百姓的健康得到了保证。而他们的精神也传承到了如今的白衣天使身上,在这里让我们再对他们说一声感谢,你们真的辛苦了!
-
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市民低碳出行,节俭之风盛行;越来越多...
-
长春农博园大胆创新 开辟蔬菜采摘新模式近日,冬季农博会一早就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到来。市民郭女士拿着自己采摘的韭菜和芹菜高兴地让工作人员称重,她说,参观了农博...
-
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的文艺大年这个春节,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格外热闹。这两年,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这个满族村变戏法似的变了样,村民们生活有了新的...
-
老百姓家的灯亮了,他的心就暖了东港獐岛被称为祖国万里海疆东端第一岛。在这座陆地面积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岛上,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獐岛村电工...
-
共燃冰雪梦,一起向未来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会大幕开启,世界奥运激情被冰雪点燃。竞技场上,冬奥运动员斗志昂扬、奋力拼搏,用行动诠释更快...
-
移风易俗带来全新而别样的年味儿
2022-02-07 09:48:02
-
长春农博园大胆创新 开辟蔬菜采摘新模式
2022-02-07 09:44:49
-
永吉县金家乡伊勒门村的文艺大年
2022-02-07 09:37:50
-
老百姓家的灯亮了,他的心就暖了
2022-02-07 09:33:12
-
共燃冰雪梦,一起向未来
2022-02-07 09: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