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陈寿与诸葛亮有恩怨,《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算是客观的吗?
2022-03-13 18:25:35 来源: 腾讯网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

首先陈寿是晋国大臣,也是晋国臣子史官身份评判诸葛亮,过于赞扬诸葛亮蜀汉,等同于贬低西晋,而且会被理解为含沙射影讽刺,晋国得国不正,这是抄家灭门的大罪,所以陈寿必须吉利回避。

其次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对手是晋国的太祖皇帝司马懿,司马懿虽然在应对诸葛亮的总体战略上未失大分,但是以蜀汉的国力对比强大的曹魏,而且曹魏还是以逸待劳的本土作战,可是司马懿在对战蜀汉诸葛亮的战绩,的确长期被压制,诸葛亮在国力弱,兵力少,粮食资源匮乏,运输通道狭窄艰辛的情况下,一直牢牢地掌控战场的主导权,而且经常把曹魏打的免战高悬深沟高垒,这种有损西晋开国先祖的历史,也不由得陈寿不回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陈寿其人和家族,是和西蜀诸葛亮有私仇的间隙,陈寿的父亲,因罪被诸葛亮惩治,在古代父辈受到当权执政者的处罚,绝对会祸及其组人门楣 ,所以陈寿的感同身受是绝对铭记终身的,绝对会影响陈寿作史对仇家的评判,所以用陈寿的认知和主官的认定,是明显的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降低弱化。

诸葛亮错用马谡这个确实是实打实的污点,其他方面就真的让人佩服了,治军严谨,还训练出碾压骑兵的山地特种兵,连弩兵等。自创八阵图阵法,虽没大方面的战略成功点,但也占据了一些地方,掠夺了一些人口。在前线不仅打的魏国纯防守,还能分兵屯田,大大地减少对粮食长途供给的依赖,保证了蜀国的稳定,其功绩数不胜数。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如果能够以主力在街亭设伏,必可大获全胜,因为张郃不过是疲惫之师,奔行一千五百余里(现代公路里程,古代应该还远不少),而且还是翻过陇山才能到达街亭。曹真加上张郃的兵力总共五万,张郃的军队估计2万~25000,蜀军1.5万兵力就可以保证全歼张郃。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想到魏军来得这样快,派出马谡不过是消极防御,估计也就是5千兵马。其实如果马谡不怂,也足以给张郃以重创,只可惜他就只是个纸上谈兵之辈。

诸葛亮的军事水平就算不是顶尖的,也算一流的,司马懿奇兵百出,一生输掉唯二的两次败仗都是诸葛亮送给他的,诸葛亮行军稳扎稳打,用兵没有破绽,专克司马懿这种神出鬼没,出兵诡谲的将帅。五次北伐每次都是后勤补给不及时,或者有小人在后方作祟,除了看错马谡,不重用魏延,诸葛亮军事生涯几乎没有犯错。

蜀汉弱势,经不起犯错,所以一个马谡就让丞相功亏一篑,像曹操司马懿,又犯了多少错,但魏强,犯错也不致命,再说曹操兼具逆天的运气。丞相但凡有曹操一半运气,这北伐都大计成矣。

以蜀汉之弱,却能压制强敌,不可谓不强。要知道,失去关羽、张飞两位大将,在实力上已处劣势,刘备夷陵之战又损失了蜀汉多少精锐。即便如此,诸葛亮仍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不少的战绩,不可谓不惊人,司马懿尚且死死采取守势,名将张郃因而败亡。只是魏国综合实力明显优于吴蜀,在稳打稳扎的情况下,一统天下是迟早的结果,如果是在十八路诸侯烽烟四起的乱局中,或能创出另一条路子,只是历史没有如果。然,武侯的功劳还是值得肯定的。

读《三国志》,了解更多三国故事。

责任编辑:zN_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