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张学良想让她当第二个“赵四小姐”,她一眼识破,飘然而去
2022-03-13 17:22:47 来源: 腾讯网

“爱神并非完美,追求爱不是为了爱本身,是为了爱所延伸之物,是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得到的美好与智慧。”——《柏拉图·会饮篇》

纵观古今中外,爱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美好的存在。春雨朦胧如丝,油纸伞下一双有情人四目相对,双双陷落在对方深情眼眸之中;又或是红烛醺然映照,新婚人交错手臂共饮一壶交杯酒,入口却甜似佳蜜。

但除开这样圆满的爱以外,在这红尘俗世中更多的或许是缺损并不完美的爱,相爱之人远隔天涯不复相见,单相思多年终究未能如愿,相爱多年却抵不过岁月消磨最终分离,也许正如因为有遗憾,所以才更能令人铭记难忘。

在上个世纪,中华大地逢遭巨变,在那个岁月动荡英雄抛洒热血的年代里,仍留存了许多或美好或悲切地关于爱情的事故。

身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长子的青年将领张学良在担任东北大学校长时,曾对一位才华美貌兼具的佳人一见钟情,在热烈追求之下却仍未能获得这位佳人的芳心,只能遗憾地看着佳人的背影飘然离去。

面对英俊又极具权财势力的张学良的追求,这一位佳人究竟是何人?又为何毫不动心,能够做到决绝离去呢?

风流少帅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曾评论张学良其人:“把个花花公子和政治家、军事家分开来做,则民国史上实在是车载斗量,没啥稀奇;可是把这三种不同的行业,拼在一起,搞得三位一体,如鱼得水,则学良之外,也就真的别无分店了。”

在近代史上,张学良在军事政治上的成就绝对称得上是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但他同时也作为民国末期四大公子之一,风流不羁,拥有过许许多多的红粉知己。

1915年,张学良在父母的授意下娶比自己大三岁的于凤至为妻。一段被父母之命绑在一起的婚姻缺少了爱情的粘合,无论是初始还是结局皆是蒙上了一层清冷的色彩,生性风流的张学良并不喜欢温婉典雅的于凤至,因此在婚礼之后,夫妻二人的关系总是带着几分疏离,并不怎么亲密。

后来张学良遇见了才芳龄十六的赵四小姐赵一荻,如烈焰般炙热的爱意才从张学良的心头涌出,他没有顾忌自己已经有了妻子,义无反顾地与赵一荻一同坠入爱河。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赵四小姐同样对这个极为英俊潇洒的少帅动了芳心,哪怕父母极力阻拦,也绝不松开与张学良相执的手。

在这种情况下,通情达理的于凤至接纳了丈夫的情人,而张学良也顺势将赵四小姐安置在了身旁,成为他的“私人秘书”。

于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利用预埋的炸药将张作霖所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长辞于世,身为长子的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他拒绝了日本人的招安,大力在东北地区发展军事和教育,并合并了两所旧校成立了东北大学,并自任校长。

而就在他担任校长期间,他遇见了一位同之前所见过的美人有着截然不同风韵和色彩的佳人,那颗风流的心从此沉沦。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为了能够建立一所全面又新派的学府,东北大学创建了国内首个建筑专业,但却在聘请专业老师的问题上考虑良多。

正值此时,在建筑专业颇有建树的梁思成携妻林徽因回国,希望能够为当时被日军侵略者逐步蚕食的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有人将梁思成推荐至东北大学任教。

随后梁思成奔赴东北大学,担任建筑系教导主任,教导建筑系专业的课程,而妻子林徽因则在学府内担任英语与美术方面的教授。

林徽因任教后不久,学院便开展了一场有关于校徽图案征集的比赛,林徽因本就极富才情,以一副“白山黑水”的校徽图案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轻松拿下最佳奖项。林徽因不知道的是,她不仅拿下了比赛最高的荣誉和奖项,同时也吸引了那位英俊风流的司令校长的注意。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当容貌清隽的林徽因微笑着在领奖台上致辞时,张学良才惊觉自己好似遇到了一场清润的春雨,一阵温柔的清风。

张学良自诩所见识过的美人如云,但却从未见过如林徽因这般的女子。林徽因满腹诗书,举止端庄,眉宇间那好似云雾一般朦胧又温柔的书卷气质为她原本就出众的容貌更添几分秀美。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仅仅短暂的一次初见之时,张学良的心便似是沉溺于四月春风一般,沦陷在林徽因的曼妙身姿中。

蠢蠢欲动的邀请

心中既然已有了要采下林徽因这朵悬于云雾间的高岭之花,身为情场高手的张学良自然有所行动。只是林徽因此时已经是梁思成的妻子,且身为东北大学的教授深受学生的簇拥,绝非籍籍无名的女子,在情感之事从未受过挫折的张学良在思索良久之后,选择隐晦地向林徽因抛出橄榄枝——请求林徽因当他的私人教师。

面对这样态度暧昧的邀请,聪颖伶俐的林徽因很快便领悟了在张学良在这邀请之下更深一层的含义。当初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共坠爱河,碍于已有妻子于凤至,不能与赵一荻成婚,故而将赵放在身边,明面上称为“私人秘书”,实则却是情人。

如今这邀请中谈及的“私人教师”其重点便放在“私人”二字上,意为让林徽因如同赵四小姐那般当张学良的情人。

但林徽因如此才情出众的佳人,又怎么会像寻常女子那般沦陷于张学良花花公子的做派中。她自幼接受着新派教育的洗礼,更是十六岁时便跟随着父亲游历欧洲,与著名诗人徐志摩于伦敦在那朦胧绵雨中有过一段消散如烟的情愫,因为徐志摩已有妻子,这一段绚烂的感情才得以草草收场。

而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感情,更像是细水长流,在一日日的陪伴中逐渐深沉,在水到渠成后才结为夫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不同于世人追求情爱流于表面对于容貌与财权身份的考量,林徽因每一段情感皆是从最深的灵魂而起,曾经与徐志摩在诗书才学上的契合,现在同梁思成在建筑学上同心同道。她对于爱情的追求,不为短暂虚无的欢愉,而是为那爱情之中最纯真的美好。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若是抛开感情的因素,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的逝世与东北军脱不开干系,就论父辈恩怨而言,林徽因也绝不会接受张学良的感情。

因此,张学良一腔深情倾覆,却也不能打动眼中佳人的心,这样一段朦胧并未言白的单相思终究还是似落花流水,未曾掀起半点波澜,转眼已不见痕迹。

虽然不打算接受张学良的邀请,但林徽因也并不能直白地对其拒绝。东北大学作为张学良一手创办的学府,又处于东北军的地盘上,若是得罪了张学良这个总司令,林徽因深知自己和丈夫未必能逃出生天,因此她唯有隐忍不发,之后称自己肺部复发,同丈夫梁思成离开了东北大学前往北京。

脱离了东北军的势力范围,林徽因在张学良的眼中,便似是脱离手掌的云雀,飞走不能再寻回。张学良虽然风流,但也不是欺男霸女之人,在情感之事上更讲求两厢情愿,面对林徽因隐晦的拒绝,他也没有再行追究,这一段刚刚开头的爱情便似是没有水源的新芽最终枯死凋落。

小结: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张学良固然英俊潇洒又身居高位,且在情感上手段颇多,否则也不会一生之中曾有过那么多的红粉知己,但林徽因却绝不会沉溺在这样虚幻的花言巧语之中。

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有的人只是看重表面,错过了爱的美好与单纯,流于形式,而如林徽因这样的人则更为看重灵魂共鸣,她会在追爱的路上提升自我,感悟爱所带来的幸福与智慧,体会情感中真挚的真善美。

责任编辑:zN_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