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魏国的兴衰(2)-衰落
2022-03-13 08:25:39 来源: 腾讯网

魏国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领导人的励精图治,逐渐成为了,战国早期第一大国。

不过仅仅几十年后,传到魏惠王这里,就开始越来越不行了。

一个国家不行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真正的根源只有1个,就是战略方向错了。

魏一直是想逐鹿中原,理所当然的它的眼里,只有中原之地。

并且他一直发力魏国右侧那一块河内的土地。

这块地其实各方面情况,都挺好的,土地土壤肥沃,能产粮,人民文明程度较高,并且一直是正统的中原文化。

但是,缺点就在于,地理位置特别的恶劣,周边与赵,齐,韩,卫,郑,宋等国接壤,且无险可守,属于四战之地(赵、齐、韩还是大国)。

经济特区河内好是好,但问题就在于,大家都知道它的作用以及重要性。

而且还没有天险可守,一旦上手了,需要特别高的成本进行防守维护。

属于标准的有毒的糖果,虽然甜但是吃下去可能会GG。

魏惠王主政了多年后,他突然感觉,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虽然打的话是能打赢,但战争及后续维护的成本,一直都在上涨,导致国力一直被消耗。

魏惠王决定不能再这样了,他得集中力量搞死一个,打破现在的僵局。

那么选谁就是重点要考虑的地方了,经过一系列深思熟虑。

他锁定了搞死的目标,赵国。为什么选择赵国呢?他俩这是有旧恨的。

魏惠王他爹,魏武侯可能觉得自己牛逼了,就想对赵国的皇储之争,指手画脚。

结果他选错边了,投注的对象失败了。而竞争对手赵敬侯在上位后,对于魏武侯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非常的不爽,决定秋后算账,开始找魏国的麻烦。

老三晋的赵、魏两家之间开始出现裂痕,而且越来越大。

天道好轮回啊,魏武侯人没了以后,他的两个儿子,也在皇储问题,上大打出手。

赵国看到机会,就联合韩国,准备将魏国一分为二,然后扶植这俩儿子一人一半,搞一个东魏,一个西魏。

但是万万没想到,魏惠王突然出其不意的,统一了魏国,挫败了韩、赵的阴谋。

魏惠王上位后,同样的要报仇于韩、赵,于是败赵于浊阳,败韩于马陵。

又过了几年,韩、赵两家不服,卷土重来,又再次被魏国击败(魏国还是牛逼啊)。

魏惠王为了搞死赵国,他分别找了韩国的韩昭侯,秦国的秦孝公,齐国的齐威王,希望他们在魏国搞死赵国的时候,在旁边吃瓜围观就可以了,不要出手。

得到外交承诺后,魏惠王开始兴兵伐赵,并且直逼赵国国都邯郸。

邯郸在魏武卒的猛攻下岌岌可危,赵国开始对外四处求援。

原本魏国已经通过外交,把赵国的求援之路给堵死了。

但是,政治场上有一句这样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很明显,年轻的魏惠王没有深刻理解这句话。

原本答应只看看,不帮忙的齐威王,看着赵国要被魏国打没了,决定出手相助。

在这里说要一下齐国,坐拥盐海之利,并且通过管仲同志经济改革的齐国,一直是一个大国强国,因为处于边缘,无法参加争霸天下的活动。

齐国一直有一个很高的政治觉悟,就是不能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来威胁我。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也是齐国救赵国的原因所在。

齐国决定出手后,并没有发兵赵国,而是直接攻打魏国的陪都、河内重镇:大梁。

陪都,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也称为辅都,陪都一般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

这就是著名的成语小故事“围魏救赵”的来源了。

虽然计策不错,但是已经晚了。邯郸守将已经投降了,赵并没有得救。

魏国的主将庞涓,在得知是孙膑在齐军后,就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孙膑和庞涓爱恨情仇的小故事,就不在这赘述,估计大部分人都知道),决定和齐军决战。

齐军在得知庞涓回军后,将部队退至本国境内的桂陵,选择阳晋道上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准备以逸待劳,和魏军决战。

庞涓在奔袭了百里后,并没有回军大梁,而是不顾士卒的疲累,选择了进入齐地,与齐军主力决战。

庞涓在得知齐军中有师兄孙膑时,就如同着了魔一样,被孙膑四处调动。最终魏军在桂陵,被齐军以逸待劳的击败(孙膑到底是孙子的后代,用兵、算计还是厉害的)。

这一战后,魏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 此时的魏国,已经几十年未逢一败了。

桂陵之战失利后,魏国的河西重镇固阳又被秦国拿下。韩国这时因为启用了申不害(申不害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和后面的商鞅都在各自效力的国家,推行了变法),国力渐强。

魏惠王又感受到了来自韩国的威胁,我们看下面这样图就知道,韩国的地理位置,对于魏国来说有多恶心。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魏惠王先稳住其他人,再集中力量干韩国。

和秦国不计较固阳被夺的事,并且把邯郸还给赵国。交好秦国和赵国。

当然这次魏惠王没有找齐威王,只要不是傻子,不能在一件事情上被坑2次。

做好准备的魏惠王出兵伐韩,直攻韩都,要灭了这个老三晋之一。

韩国想到了赵国被打的历史,知道应该找谁帮忙,于是派使臣到齐国求救。

齐国自然还是老思路,不能让韩国被灭。

这时孙膑提出了,先让韩国和魏国两败俱伤,然后齐国出现坐收渔翁之利。

这样就能避开魏国的锋芒,等其疲劳后,再出兵交战。

韩国在得到齐国的承诺后,开始和魏国玩命。但是国力上的差距,不是玩命就可以解决的。韩国输了几阵后,就要不行了。

看到时机到了,齐国出兵了,还是老套路,围魏救赵,哦不对,是围魏救韩。

魏惠王一听又是齐国,这齐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坏他好事。魏惠王终于忍不住了,

不打韩国了,举全国之兵伐齐,以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准备与齐决一死战。

没有人比孙膑更懂庞涓了,这次孙膑为了调动庞涓,玩出了新花样,减灶。

其核心思想就是,10万人的军队,就有10万吃饭,就需要相应的炉灶做饭。

炉灶少了,说明军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减少。

意思就是告诉庞涓,我们齐国的军队,看到你们魏国打过来,害怕的都跑了,赶紧追过来吧,再不来就捞不到功劳了。

庞涓在孙膑的挑逗下,果然上钩了。

在追至马陵后,见道旁大树砍白处有字,刚打亮火烛准备看。就被孙膑事先埋伏好的弓箭手,在高坡上万箭齐发。

魏军随后大乱,自相践踏的逃命,还被俘虏了太子。庞涓因为战败自刎而死。

通过庞涓的事迹,我们可以看到,千万要小心那些熟悉自己的人。

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如何设计调动你,让你钻入他们的陷阱。

同样的,不要在愤怒的时候做出决定,因为愤怒的时候,是最容易冲动的时候。

马陵之战后,由于魏国的失利,其精锐魏武卒尽失,导致国力大衰。

秦国,齐国,赵国三国,于次年共同讨伐魏国,最终魏国丢失了河西之地,以及崤(xiáo)函(崤山与函谷关)。

对于秦国来说,函谷关终于,被自己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束缚自己的锁链已经被挣脱。

后面天下尽亡于秦,祸乱之根,其实就是在马陵之战。

函谷关为什么这么重要,我们通过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想要进关就只能通过函谷关。

而秦国只需要在函谷关进驻少量的军队防守就可以了,函谷关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再来看看函谷关的复原图。

当然秦国传奇的开始,还是要从魏国给他送去那个叫商鞅的人开始!

商鞅的故事,让我们下期再细细讲。

责任编辑:zN_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