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中苏唯一一次水上对决,双方多艘军舰对战,苏军司令被当场击毙
2022-03-12 22:24:45 来源: 腾讯网

1929年,随着中苏关于中东路铁路路权的谈判破裂,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与苏联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10月,苏联海军与东北海军在三江口爆发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水上战斗。这便是后世有名的“三江口海战”,也是中苏两国在水上的唯一一次较量。所谓的三江口,也就是黑龙江、松花江与同江的汇流处

由于江防舰队都是吨位小、射程近的浅水炮艇,且大多都是小口径火炮,难以同苏军的舰炮抗衡,双方实力悬殊,苏方也认为东北军海军舰队不堪一击,产生了轻敌心态。然而,由于隐藏在芦苇丛中的东乙号拖船,提前装上了从海防舰队调拨的大口径火炮,在战斗打响后出其不意地给了苏军沉重打击,直接就命中了旗舰“雪尔诺夫号”,还当场击毙了舰队司令、参谋长以及旗舰舰长等舰队灵魂人物。

只不过,随着苏联投入飞机参战后,战场形势就出现了逆转,东北军海军损失惨重。但在这场有来有往的战斗中,东北军海军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战果,击沉了3艘苏舰,重伤四艘,还击落2架飞机。三江口海战起因是因为张学良想要收回中东路的主权,那么“中东路事件”结果如何,张学良又为什么要急着收回路权呢?

一、中东路

所谓的中东路就是一条横贯东三省,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全长多达两千公里的大动脉,也是沙俄侵华的产物。由于沙皇俄国自以为对日本干涉还辽有功,就威逼利诱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获得了在东北的修路权。

这条铁路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修建,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通车,之后就成为了连通中俄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然而,因为1904年日俄战争中沙俄的战败,俄国人不得已将这条铁路长春到旅大段转让给了日本,日本人控制的长春以南的路段也就是“南满铁路”,长春以北则仍然被称为东清铁路,民国之后改为中东铁路。

随着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当局为了摆脱国际社会被孤立的局面,罕见表态愿意放弃沙俄曾经侵占的中国权益,其中就包括了无条件归还中东铁路及其他租占的矿产、森林和各种产业。

然而没过多久,缓过劲来的苏联就在第二次宣言中模糊了对归还中东铁路的态度。1922年,中苏双方就已经开始进行正式谈判,直到1924年,双方也就中东路达成了协议,根据多项重要协定,中东路由中俄双方共管。而到了九月,苏方进一步向东北军退让,缩短了无偿归还中东路的时间,而且允许东北军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赎买。但在那个局势瞬息万变的时代,许多事情的发生往往出人意料。

二、张少帅的野望

虽然中东路名义上是双方共管,但实权仍然握在苏联手中,这令东北军政府十分不满,作为东北军的少当家,年轻的张学良也有对此事的自我判断。更何况,出于政治目的,张作霖对苏联没有好感,双方积怨很深,张作霖还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

不仅如此,张作霖又拖欠苏方铁路管理部门一千多万卢布的管理经费,并煽动土匪和当年的白俄余孽主动挑起事端。张作霖的态度使得张学良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人产生了误判,认为苏俄不过如此。

另外,由于当时的民国对收回中东路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苏联也存了一定的退让心理,决定将中东路转让给日本,这令中国民众非常惊讶,同时也极为震怒。但当时的日本为了麻痹中国,只是说苏联人转让的是俄国的权利,属于中国方面的权利还是有效的。

但接下来的局面变化却令人措手不及,也使得张学良疲于应付、急于立威。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共两党正式走向对立面,张作霖也在北京搜查了苏联驻华大使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中东路“共管 ”矛盾得以加剧。

1928年6月,张作霖专列被炸,其本人也在不久之后身亡,张学良匆匆掌握东北大权,人心不稳。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以应对内忧外患的困难局面,同时也极力促使中国在形式上的统一。随后在蒋介石的鼓动下以及自身出于立威的需求,张学良将视野转向了中东铁路,决心进行父亲未竟的事业,通过武力解决路权问题。

张学良之所以要拿中东铁路开刀,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复杂局势下,张学良本人想要提高东北军在全国的地位。虽然那时候的苏联和日本都在东北占有特殊权益,且虎视眈眈,但苏联毕竟没有在东北驻军,不像日本那样占领了朝鲜,又得寸进尺的插手东北事务,露出獠牙。张学良认为苏联的威胁没有日本大,还是可以打一场的,希望通过战争来达到目的。

晚年时,张学良在接受采访中就提到此事,并说道:“那时候的我是有点自不量力了,也想把东北的地位提高一下”。其次,对形势的误判和对蒋介石的误信,也促使张学良主动发起攻击。

另外张学良身边当时还集聚着一帮所谓的“俄国通”,比如邹尚友、张国忱等人,这些人纸上谈兵、盲目乐观地认为苏联将会发生饥荒,而且老百姓对苏联政府不满,苏联内部极度虚弱,根本无力插手远东地区事务,此时是收回中东路的绝佳时机。

实际上,即使苏联在1930年代初发生了乌克兰大饥荒,但整体国力随着五年计划的开展却是快速上升,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当时也不像之后遭“清洗”导致战力低下。这帮人甚至还误导张学良说苏联在国际社会也得不到支持,被西方仇视和孤立。而且张作霖当年气势汹汹地驱逐苏联外长,搜查苏联驻华使馆时,苏方也没有做出强硬反应,这就是底气不足的反应。

同时蒋介石也是出于削弱东北军的目的,不断鼓动张学良有所动作,要求其“先取得中东路,然后谈判一切问题”,只不过蒋介石打的是政治算盘,并不会真正去做张学良的后盾。

蒋介石支持张学良出头,是一箭三雕,一方面达到与苏联断交的目的;另一方面树立其收回国家主权的“光辉形象”;第三则是进一步控制和削弱张学良,实现“以外交解决东北问题”的策略。

另外,张学良也想通过一场战争树立威信,巩固不太稳定的统治根基,只不过这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以东北军惨败而告终,张学良终究还是低估了苏军的战斗力,以及斯大林的决心。同时这场战争也暴露了东北军的真正实力,给坐山观虎斗的日本人提供了一次评估东北军实力的机会,大大膨胀了日本人侵吞东北的野心,也加速了日寇侵略中国的步伐。

当然收回国家主权的想法和行为,本身并无错,唯一不好的可能是在方式以及手段策略,以及张学良对蒋和对苏的盲目乐观。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