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终日享乐不理朝政的昏君,忠臣进谏如对牛弹琴,先帝大局毁为一旦
2022-03-12 20:05:10 来源: 腾讯网

后唐时期,穆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他在即位之后马上就将朝臣们进行了一次大换血,他将宪宗以往的宠臣和亲信都以各种方式贬斥或杀死,对于扶持过自己的人,唐穆宗也给予了不同的赏赐。

新帝登基,重组朝廷,建立一个适宜自己统治的新官僚组织本是无可非议。但唐穆宗和其父宪宗完全不同,

他并非一个胸怀大志的皇帝

唐穆宗即位之时已经26岁,

正是一展抱负的大好时机,但他对政事毫不关心。

再加上当时的政权被宦官们所掌控,他也乐得清闲,终日将时间耗费在饮宴游乐之上。

喜好游乐

唐穆宗的游乐无论是在时间还是数量上都没有限制

,早在宪宗的丧期,他就不掩饰自己对奢靡生活的向往之心。

元和十五年五月,就在其父唐宪宗下葬景陵后不久,穆宗就兴致勃勃地带着自己的亲信去皇家园林狩猎了,

丝毫没有表现出对父亲去世的悲伤之情。

按照规矩,新帝登基后当大赦天下,然而他刚在丹风门城楼宣完此事,就在门楼之后搭起戏台,观看起歌舞表演来。

在这之后,他还是不能尽兴而归

,于是数天之后又来到神策军营观看将士们搏斗。

一个月之后,皇太后郭氏移居到兴庆宫。

太后移宫的当天,唐穆宗带着六宫的侍从在兴庆宫大摆酒宴。

自此之后,唐穆宗每隔三日就要到宸晖门、九仙门等处观赏杂戏和角抵表演。不仅如此,他还在宫中大摆筵席对钱财更是挥霍无度。

转眼就到了元和十五年七月六日,

这一天是唐穆宗登基后的第一个寿辰。

为了给自己庆祝生日,他特别设计了一套庆祝仪式,只是因为大臣们反对,最后才作罢。

奢廉浪费

唐穆宗不仅喜好游乐,

生活还极度奢廉浪费

他在宫中大兴土木,修建了宝庆殿和永安殿等殿,

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据说在修建这些园林宫殿时因为假山倒塌,使得七位工匠失了性命。而永安殿修好之后,唐穆宗大喜过望,马上下旨在那里上演百戏,

极尽欢愉之能事

不仅如此,他还花重金修葺了长安城内的许多寺院,

为的就是吐蕃的使者前来观看时自己能有面子。

长安宫中有个鱼藻池,但因为没有被定期修缮,到了宪宗时期水面早已淤积。

穆宗登基之后便命神策军派两千人前去疏浚鱼藻池,

开通之后便在鱼藻宫大摆筵席,并让宫人们撑船在池上竞渡,自己则在岸上观看。

到了九月份,唐穆宗游乐的兴致丝毫没有减退。

这一次,他又想借着重阳节之名大宴群臣,显示天子的富足与大度。

对于皇帝的种种荒唐行为,

大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了

,于是拾遗李珏等人纷纷上奏,劝阻穆宗。

但可气的是,唐穆宗非但没有听从这些劝告,反而更加张扬。

重阳节那天,他不仅大宴群臣,还将众多皇亲国戚全部召集到皇宫之中,在宣和殿饮酒作乐。

不听忠臣进谏

在大臣们看来,皇帝虽然无道,

但自己也要好言规劝,这才不失为人臣子之道。

而唐穆宗虽然昏庸却有个特点,就是臣子们的劝告他不但不拒绝,而且也不生气,更不会给予他们惩罚,

你又奈我何呢?

穆宗对待劝告的这种态度不知是优点还是缺点,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穆宗时期动阻皇帝停止大肆游乐的臣子很多,

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有谏议大夫郑罩。

郑罩联合一些大臣上了一道奏疏,苦口婆心地对唐穆宗,说他“

宴乐过多,败游太盛

”,以边境战事吃紧劝谏他。

唐穆宗从未见过这样的奏章,所以觉得很新鲜,便问宰相这些上奏章的是什么人,

宰相说这都是一些谏官的肺腑之言。

唐穆宗听后若有所思,不仅对郑罩等人大加赏赐,还对他们说“当依卿言”。

但令人无奈的是,穆宗很快就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依旧每日寻欢作乐。

唐穆宗非常欣赏柳公权的书法

,于是下旨将柳公权提拔为翰林待书学士和右拾遗。柳公权来到宫中之后,唐穆宗便询问他书法为何练得如此精妙。

柳公权回答道: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柳公权这句话可谓一语双关,直指唐穆宗的痛处。唐穆宗也知道他的意思,虽然当时感觉十分惭愧,

但过后就忘,依旧投身于享乐之中

“上梁不正下梁歪”,因为皇帝的饮宴无度,当时在官场和民间都形成了一种风气,那便是整日沉在酒色之中,竞相吃喝玩乐。然而这种奢靡之风在唐穆宗看来却是百姓安居乐业的象征,

可见其昏庸至极。

一日,唐穆宗又在麟德殿大宴群臣。享用着美酒佳肴,欣赏着音乐歌舞,唐穆宗飘飘然,兴奋地对身旁的丁公著说老百姓安居乐业。周围大臣赶忙告诉唐穆宗这是一种不良的风气,但他“旧病复发”,

唐穆宗当时虽也表示赞成,但事后依旧我行我素。

穆宗时期正值西北少数民族侵犯边境,战事紧张之时,

唐穆宗却突然要前往华清宫游行。

就是这样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怎么能担起中兴唐室的重责?

倘若唐宪宗看到这一幕,

不知要为自己当年册立太子的举动流下多少悔恨的泪水

而正是因为穆宗的无知和无能,

唐宪宗费尽心血维持的统一大局即将在他的手里毁于一旦。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