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中国古代知名的3大奸臣,1人留下1个成语,现如今家喻户晓
2022-03-12 18:37:43 来源: 腾讯网

往往一个国家灭亡的开头都是因为奸臣当道,他们都想独揽大权,可又做不出什么好事。就像明朝的王振,勾结官僚作威作福也就算了,偏偏没有能力还要劝皇帝亲征。结果导致皇帝被抓,大明的二十万精兵和五十二位文武大臣全部毁在了他一个人手里。除了他各朝也还有很多奸臣,其中有最著名的三位,他们还给世人留下了三个成语。

首当其冲的就是赵高了,他干的事可不小。秦始皇辛辛苦苦统一的秦朝就毁在他跟胡亥手里,当然李斯也有份。赵高是个宦官,被秦始皇提拔并送去教胡亥。秦始皇驾崩后,本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贤德加上大将蒙恬等人辅佐秦朝肯定能兴盛,但扶苏跟赵高不和。于是赵高怂恿胡亥还有李斯发假诏命扶苏自杀,胡亥登基后赵高又劝胡亥把秦王室杀了个干净。

赵高接着把李斯逼死成功的当上了丞相,某一天,赵高牵着一头鹿来献给胡亥,并说这是一匹马。胡亥虽然昏庸但马和鹿还是分得清的,于是赵高就问大臣这是马还是鹿?有的大臣为了附和赵高就说这是马,而没有附和的大臣在胡亥离开之后全部被正法。秦朝就这样在胡亥跟赵高的苛政统治下气数尽了,赵高在朝堂指着鹿说马就留下了指鹿为马的这个成语。

庆父不死,鲁难为已。这个意思是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停止的。也被后人用来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庆父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上卿,也是鲁恒公姬允的儿子,也是鲁庄公的弟弟。鲁庄公的三个兄弟只有庆父是最专横的,一直觊觎着皇位。因为鲁庄公去世前没有嫡子,就只能从庶子里面立下一任皇帝,经过商量定了公子般。

公子般继位之后,庆父不甘心,就想杀了他。接着立了鲁闵公姬启,这是鲁庄公夫人哀姜妹妹的孩子,而哀姜跟庆父有染。过了几年,庆父又不满意了,他想自己当皇帝。混乱之中季友带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孩子姬申逃了,并且发出文书声讨庆父,拥立姬申为王。这件事一出鲁国人纷纷响应,庆父跟哀姜都逃了,季友买通收留庆父的莒国,将庆父带回后杀死。但哀姜是齐襄公的女儿,跟齐恒公之间有关系,不能动。

齐恒公听说这件事,他是个恪守礼仪的人看不下去。就把哀姜召回齐国,处死了。在鲁庄公去世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鲁国死了两位君主,国家极度混乱。齐国的大臣仲孙湫从鲁国吊唁回去之后就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人就留下了庆父不死,鲁难为已的成语故事。

说到奸臣恐怕不能少的就是秦桧了,至今他还跪在岳飞墓前。秦桧是南宋初年的宰相,也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直都怕岳飞掌权,就经常想杀岳飞,但是因为岳飞的声望实在是过大,他只能密谋。某天,他就在东窗下跟妻子王氏密谋着怎么杀秦桧。

岳飞被秦桧等人害死之后,秦桧权倾朝野。年纪渐大的他某天去西湖游玩的时候,看见一个人披头散发的骂他,秦桧回家没多久就去世了。王氏害怕之下就设坛做法,方士见到了去世的秦桧,正在受刑痛苦得很。秦桧一看到方士就说:麻烦告诉我的夫人,就说东窗的事已经被人发现了。这个故事在很多作品里面都有记载,于是后人就引出了成语东窗事发。

参考资料:《喻世明言》、《说岳全传》、《春秋》、《左传》、《史记》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