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钩弋夫人是个什么样的女人?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立子杀母?
2022-03-12 10:43:54 来源: 腾讯网

七岁的刘弗陵被立为太子,他的母亲钩弋夫人却被送到监狱。夫人痛哭哀求,汉武帝却说:“你活不成了。”果然,没多久,夫人死于非命。

最是无情帝王家。前几天还被汉武帝千宠百爱的美人,突然间就成为黄泉之下的魂魄。

有人问汉武帝:“为什么要除去钩弋夫人?”汉武帝说:“从古至今,国家内乱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君主年少而母亲年壮。母亲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

表面上看,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只是因为“子弱母强,必乱天下”。可是,这是唯一的原因吗?

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不能公开的秘密。

01 “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的痛

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相伴49年,卫子夫的儿子刘据7岁被立为皇太子,在太子位置上坐了31年。

后来因为巫蛊之祸,刘据自刎,卫子夫自缢。

虽然当时汉武帝对他们怨恨之极,可是后来却追悔不已。他修建思子宫以寄哀思。又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望而思之,期魂来归。

巫蛊之祸虽然看似并没有钩弋夫人直接参与其中。可是如果从头到尾细细想来,钩弋夫人在巫蛊之祸中,就像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推动着事情的发展。

钩弋夫人大概在公元前95年入宫,一年后生下儿子刘弗陵。巫蛊之祸发生在公元前91年,刘弗陵三岁。

当时,汉武帝久病不愈,宠臣江充跟汉武帝说,有人行巫蛊之术诅咒天子。

汉武帝一听,这还了得。马上命江充去查找行巫蛊之术的人。江充仗着汉武帝的支持,从妃嫔到皇后的宫中,全部被他搜查了一遍。

最后,他声称在太子宫中找出了木偶人。

刘据百口莫辩,向自己的老师石德求教。石德说:“皇帝在甘泉宫养病,皇后和你都无法见到他,皇帝的生死存亡现在都不知道。我建议你先将江充诛杀再说。”

刘据听从了石德的建议,当街诛杀了江充。江充一死,其党羽趁机为非作乱。

刘据看到这样混乱的局面,更加相信汉武帝已经病死,朝政被奸臣把握,因此决定起兵。

混乱中,太监苏文逃脱,见到汉武帝后,污蔑刘据在长安城造反。

汉武帝起初并不相信,派使臣招刘据觐见。没想到使臣因为害怕,连长安城都没敢进,就撒谎说太子谋反要杀他。

汉武帝大怒,派兵追杀刘据。刘据仓皇出逃,在逃亡途中自杀而死。

卫子夫闻听儿子的死讯后,一根白绫带走了香魂一缕......

一年后,汉武帝气消了,也渐渐察觉出刘据起兵之事有冤情。于是,他将一堆构陷刘据的大臣全部诛九族,血流成河。

在整个事件中,仔细理清脉络,一群特殊人物浮出水面。他们就是最接近皇帝的人,服侍皇帝吃喝拉撒的太监。

江充诬陷太子的消息,通过太监散播出去,太监在其中添油加醋,传到刘据耳中。

刘据本欲见到汉武帝澄清自己,可是太子和皇后竟然无法见到皇帝,派人前去问候汉武帝,也得不到任何消息。

这才让刘据和卫子夫以为皇帝已经被人控制,甚至已经死亡。无奈之下起兵,从而兵败身死。

那么,到底是谁在阻止太子和皇帝见面?皇帝身边的太监当然难辞其咎。

太子在长安城中起兵,不知名的使臣和太监苏文是极其关键的人物。正因为他们扭曲事实,才造成汉武帝派兵追杀刘据。

史书上并未记载这位使臣的姓名,可以知道的是,他是汉武帝身边的亲随,非常可能是一位太监。他没有进入长安城,宁可承担欺君之罪,也要诬告刘据造反,很明显是有意为之。

太监苏文不仅在刘据杀掉江充后,污蔑造谣。而且在此之前,他就多次寻找太子过失,添枝加叶地向汉武帝进行汇报,离间了汉武帝和刘据之间的父子感情。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两件事:

1】太子刘据进宫谒见卫子夫,时间稍微长了点。苏文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调戏宫女。 ”于是汉武帝将太子宫中的宫女增加到200人。

《汉书)中记载:上与诸子疏,皇后希得见。太子尝谒皇后,移日乃出。黄门苏文告上曰:“太子与宫人戏。”

2】汉武帝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派苏文手下的太监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回来后对汉武帝说:“太子面带喜色。” 太子来到后,汉武帝观其神色,见他脸上有泪痕,却强颜欢笑,汉武帝感到很奇怪,再暗中查问,才得知事情真相根本不似常融所说,于是杀死常融。

《汉书》中记载:上尝小不平,使常融召太子,融言“太子有喜色”,

这些太监为什么要对刘据进行构陷呢?他们意欲何为?

这一切的最大得利者就是刘弗陵,操纵者很可能就是钩弋夫人。从《汉书》中可以找到些许端倪。

《汉书》中是这样记录钩弋夫人的身份的:先是,其父坐法宫刑,为中黄门,死长安,葬雍门。

原来,钩弋夫人的父亲曾是朝中官员。因为犯罪被处以宫刑,担任了中黄门的职务,也是宫内的一个太监。

钩弋夫人当时已经有了三岁的儿子刘弗陵,太子之位被刘据占据。要想推举刘弗陵上位,势必要搬掉刘据这块绊脚石。

这些太监与钩弋夫人的父亲曾经是旧相识,互相勾连顺理成章。一旦刘弗陵上位,太监们将有从龙之功,在旧有的交情和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太监们自然会倾向于刘弗陵。

做为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帝王,常年浸渍在充满危机的权力斗争中,疑心重重本就是常态。

汉武帝并不需要拿到100%的证据才能治罪钩弋夫人,而是将这些疑点串联起来,就可以在心中对钩弋夫人产生巨大的不信任。

更何况汉武帝非常清楚,钩弋夫人的入宫本就是一个圈套,她就是一个心机女。

02 钩弋夫人不是简单的女人

公元前95年,61岁的汉武帝在河间府武垣城(今河北沧州)一带游玩。

随从中有一位术士,突然满脸喜色地对汉武帝说,此地祥云环绕,气息非凡,一定有奇异的美人。

汉武帝一听有美人,立即派人去找。果然找到一位十六、七岁的美女赵氏。赵氏有个奇怪的毛病,她的双手握拳,无法张开。

汉武帝轻轻抚摸了一下赵氏的双拳,她的双拳竟然张开了,里面还握着一只小巧的玉钩。

众人立即恭维,天子的神威治愈了美人的怪病,实在是天赐吉兆。

汉武帝当时非常享受这样的奉承,乐呵呵地将赵氏带回皇宫,封为婕妤。大家也叫她拳夫人,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很得汉武帝宠爱,生下了儿子刘弗陵。这个孩子的出生也颇为稀奇,据说刘弗陵与上古尧帝一样,都是怀胎14个月才出生的,于是钩弋夫人的宫门被称为“尧母门”。

《汉书·外戚列传》中记载:拳夫人进为婕伃,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62岁的汉武帝老年得子,觉得自己仍然龙精虎猛,自然对钩弋夫人更加宠爱。

汉武帝虽然年老固执,喜欢听人阿谀奉承。但他并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即使事发当时他被迷惑,过后细细琢磨,当然也能明白其中的关窍。

钩弋夫人的献美过程是一个“局”。刘弗陵14个月才出生,与尧帝相媲美,也是精心设计好的彩头。目的是为了得到汉武帝的宠爱,接近那个天下至尊的位置。

钩弋夫人的人脉和心机都让汉武帝清楚她绝不是一个单纯宽厚的女人,与人合谋做出“巫蛊之祸”这样的大局是钩弋夫人完全有能力、也有可能做出的事。

可是,汉武帝为什么不让人追查钩弋夫人在“巫蛊之祸”中的行为呢?这还有个不能说出口的原因。

03 不能说出口的秘密

卫子夫作为皇后39年,口碑极好。而刘据在太子位置上待了31年,皇后和太子的势力都非常大。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不免让汉武帝担心外戚势力会影响到王权。

汉武帝想打压一下外戚势力也无可厚非。实际上,最初的巫蛊之祸是从公元前103年开始的,那时候刘据并未被卷入进来。

当时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利用职位之便,挪用军饷,事情败露后被捕下狱。

公孙贺为了救儿子,便向皇帝请求去追捕一个潜逃已久的罪犯朱安世,以求对公孙敬声能够轻判。

没想到朱安世被抓后,在狱中上书诬告公孙敬声与汉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并让巫师在汉武帝所经过的马路上埋木偶人诅咒天子。

在朱安世所说的地点,汉武帝派去的人果然挖出了木偶人。于是汉武帝勃然大怒,命人逮捕公孙贺,导致公孙贺父子冤死狱中。

办案的官员趁机公报私仇,连坐了汉武帝和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子夫的侄子卫伉及卫长公主之子曹宗(卫子夫外孙)亦在连坐之内,皆被处死。

这件事有很多疑点,让宰相去抓捕卫尉都抓不到的逃犯,而且还抓到了。而这个逃犯居然还知道“宰相和公主私通,给皇帝下蛊”的隐秘事情,实在不合理,不能不让人怀疑这是一个阴谋!

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是,卫子夫家族受到巨大创伤。公孙贺是刘据的大姨夫,也是当时刘据在朝堂上最大的依靠,经此一事,被汉武帝一举剪除。

在接下来的更为惨烈的太子巫蛊事件中,或许汉武帝的本意只是想借巫蛊之事进一步打击外戚势力,但是没有想到太子会反抗,最后事情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了。结局太惨烈,脱离了汉武帝最初的设想。

也有一种说更阴暗的说法是,汉武帝本就想废了刘据太子之位,其中的依据如下:

1】刘据与汉武帝政见不同,汉武帝热衷开疆拓土,杀伐决断。而刘据却为人宽厚仁慈,不为汉武帝所喜。

2】刘弗陵出生后,钩弋夫人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尧是一代贤帝,将刘弗陵比作尧,暴露了汉武帝想将刘弗陵立为太子之心。

无论如何,汉武帝在太子和皇后惨死后,深为后悔。于是,他杀了涉及此案的所有人员,其中也包括钩弋夫人,目的是为妻儿复仇,也是为自己赎罪。

而汉武帝是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当然是不能言说的秘密。

四、结束语

钩弋夫人是个心机深沉的女子,对权力有渴望,与太监勾结在一起,正是王权稳固的大忌。汉武帝“立子杀母”,一定是有“为了避免太后干政、外戚乱权”这一原因。

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为自己逼迫儿子刘据和妻子卫子夫自杀而深感忏悔,用犯事者的鲜血来报仇和赎罪。

宫廷权力之争充满着血腥和斗争,怪不得后世有南朝皇帝临死前说:“愿永世永生不再生在帝王家。”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