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土木堡之变发生之后,为何说是于谦保住了大明江山?
2022-03-12 10:03:00 来源: 腾讯网

在明朝前期的历史上,曾有过一次事关中原王朝存亡的危急关头,即,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此时,若没有于谦的挺身而出,明朝很可能步北宋的后尘,即使未能重演靖康之变,也肯定会丢掉好不容易控制燕云地区。

一旦中原王朝无法控制燕云地区,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便可以长驱直入,随时南下肆虐中原地区,对中原王朝造成难以想象的压力与破坏。万幸的是,此时的明朝拥有一位力挽狂澜的英雄、时任兵部侍郎于谦。

若没有于谦的存在,土木堡之变后的明朝只能是盘散沙,不是屈服于也先的军事压力、就是都城南迁,将北方拱手让予对方。要知道当时的明朝处于无精兵可用的窘态,大家对抵抗也先进攻的信心不足,人心惶惶之下,极易做出错误的抉择。

此时,于谦站了出来,先是在朝堂之上怒斥了提议南迁都城的侍讲徐珵,后又陈述了南迁之后的弊端,条理清晰让大家信服。之后,在获得重臣吏部尚书王直和商辂的支持下,群臣坚定了固守京城、抵抗到底的决心。

有了众位大臣的支持,在明英宗被俘之后,掌握最高权力的郕王朱祁钰,同意了于谦的提议。随着明朝的统治核心确立了主战的决策,整个王朝的机器开始运转,全力支援京城作战。

而统筹协调的便是代理兵部尚书一职的于谦,面对如此繁忙的工作,于谦以极其旺盛的精力解决着各方面的问题。在他的努力之下,受到打击的军心民心逐渐恢复,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王朝才能挺过此次劫难。

除了确立固守京城、安抚民心之外,于谦也善后了险些酿成流血冲突的朝堂斗殴。

当于谦在朱祁钰和众位大臣的支持下全力备战时,朝堂却是暗流涌动,部分正直的大臣上开始掀起针对太监王振的风暴。毕竟,如此强盛的王朝、强大的军队,在这位太监的瞎指挥下几乎到了亡国的地步,任谁也难以忍受。

最终,在战争开始之前,明代历史中最混乱的一次朝会拉开了序幕。

当时,明朝统治核心在朱祁钰的主持之下依照惯例召开会议,右都御史陈镒突然上奏希望诛杀王振全族。这一罪名,对于这位葬送王朝精锐部队、文官精英的太监来说,真是实至名归。

考虑到葬送在土木堡中的大臣有很多是大家的同事、同学甚至是亲友,众人悲从中来,早已是群情激愤。

只是,此事对于尚无心理准备的朱祁钰来说过于突然,这位监国者并未满足群臣的愿望,下令改天再议。这一说法瞬间让许多大臣的情绪失控,彻底将朝会推向了不可控的方向。

愤怒的大臣,开始发泄内心的不满,尤其是当看到王振提拔的亲信还在耀武扬威之时,当有大臣开始自己动手时,大家纷纷响应。结果,本应秩序井然的朝堂,变成了打架场所,先后数人在群臣的围殴中毙命。

虽然,这几人都是罪有应得,但是,若没有朱祂钰的命令,大臣们便是师出无名,极易受到有心人的反击。而朱祁钰在看到失控的群臣之后,想快速回到后宫保护自己的安全,对于赦免群臣更是无从谈起。

此时的于谦却看得非常明白,若没有朱祁钰的命令,朝堂上必然会再来一次血雨腥风,对正在备战的自己、对群臣、对王朝无丝毫的益处。因此,在看到朱祁钰想回宫之时,于谦挤身向前,让其下令赦免群臣,最终平息了此次混乱,也防止进一步演化出更为失控的情况。

经此一事,明朝内部空前团结,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为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