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为何诸葛亮不用子午谷奇谋?魏延死前大叫4个字,或许能看出一二
2022-03-12 10:08:19 来源: 腾讯网

夷陵之战后,蜀国遭遇了灭顶之灾的重创,不仅主君刘备病逝白帝城,就来大多数骁勇善战的将领也死在了此次战役之中。可即使如此,诸葛亮还是毅然地发动了北伐,希望能借此为蜀国争取新的机遇。

可惜,在马谡的胡乱决策下,此次北伐彻底失败,还丢失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其实,在诸葛亮制定北伐的作战计划之前,魏延曾提供个一个“子午谷奇谋”,颇有胜算,为何诸葛亮没有采用呢?或许可以从魏延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中,了解一二。

忠勇将才

魏延跟随刘备的时间很早,当初刘备还在与刘璋合作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刘备的麾下抗敌作战了。后来刘备与刘璋决裂,他还曾参与平定广汉郡的战斗,立下了许多战功,因此被升为了门牙将军,至此开始平步青云。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在汉中称王,并将国都定在了汉中。国都定下来之后,需要留一个靠谱的将领在此镇守,当时刘备军中强将不少,他却偏偏挑中了一个名气相对较小的魏延。

朝中众人哗然,诸葛亮更是头一个表示反对,但刘备却极为坚决,表示魏延是个英勇之辈,足以胜任这个重担。后来刘备称帝,还第一时间封了魏延为镇北将军。夷陵之战后,大批资历老的战将阵亡,魏延反而凸显了出来,成为了国中地位最高的将领之一。他本以为自己这次能担任作战的先锋,还献上了“子午谷奇谋”这样的妙计。但他没想到的是,诸葛亮不仅全盘否认了他提出的妙计,还任命一个资历不如他的将领担任重要的先锋位置。为何诸葛亮如此不愿意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又为何不愿意提升资历更强的他担任先锋将官呢?

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从来不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他做出的每一步考量都是基于蜀国的未来,而他之所以否定的魏延自诩精彩的妙计,是因为他觉得这个计谋并不靠谱。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是采用韩信曾经使用过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术。利用子午谷的地形特点让魏延带着精锐部队快速来到长安,迅速将其攻陷。而诸葛亮这边则带着大军直接前往长安,与正在那里的魏延部队配合,这样就可以直接蚕食掉曹魏最为重要的城池。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子午谷的地形。子午谷是一个南北纵向,长达三百三十公里的超长峡谷,因为北方出口被叫做“子口”,南方出口被叫做“午口”,这才得到了“子午谷”的名字。这里地势险要,多是悬崖峭壁,虽然栈道众多,却有山势西高东低,分割长江黄河的秦岭,可谓是险象环生。魏延之所以选择此地作为奇袭的路线,是因为这里环境恶劣,敌人很难会设有关卡,同时也是因为这里贯通南北,是除了大路之外,离长安最近的捷径。

乍一看,这条路确实能给蜀汉带来预想的收益,但诸葛亮从来不是个冒险之人,他的人生信条就是谋而后动。若是选择这条凶险的捷径,就必须要承担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这个地方人迹罕至,环境恶劣,敌军确实很难会在此驻军,但却不能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性。若是曹魏军中谋士聪明,想到了蜀汉会从子午谷奇袭,提前在这里设伏埋伏的话,那么蜀汉的先锋部队就会被直接反杀,毫无还手之力。

就算魏延带兵顺利地穿过了子午谷,并且顺利地拿下了长安城与潼关,那么接下来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守住战果。虽然魏延暂时拿下了长安,但此地正是曹魏的大本营,曹魏调兵是非常迅速地,必然会很快派来援军反攻。到时,魏延只带着几千精锐部队,如何抵扛得住曹魏的上万大军呢?即使有诸葛亮带着大军正在赶来,但其中的时间差又该怎么弥补?更何况,曹魏得到诸葛亮大军开拔的消息,必然会在第一时间派兵对抗,诸葛亮大军的到达时间又会因此延后,魏延不可能守得住。

到时候长安城破,魏延不管是被俘还是被杀,此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只能班师回朝。退一万步讲,就算魏延成功守城等到了诸葛亮大军的到来,也没有对北伐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长安虽然具有历史意义,却并不是战略要地,而蜀汉接下来却需要远离国土,驻守在这里面对曹魏源源不断的大军,到时北伐将会更加难以推进。

嚣张自负

除了上述的这些,其实“子午谷奇谋”的漏洞还有很多很多,一旦实施,这些不可控因素都将成为定时炸弹,随时引爆全场,炸得蜀汉自己遍体鳞伤。诸葛亮此时肩负着蜀汉的未来,一步都不敢差池,自然不会使用这样冒险的计策。说完了计谋,我们再来探讨第二个问题,为何诸葛亮不愿意启用魏延为此次先锋呢?马骥虽然跟随刘备较早,却并不被刘备信任,甚至他临终前还跟诸葛亮说不要重用马骥。但诸葛亮还是起用了魏延,选择了马骥,这其实是因为魏延这个人有大问题。

前面曾提到,刘备在让魏延担任国都镇守大将时,诸葛亮便不同意,说明他对于魏延本身就是不认可的。甚至在临死之前,他还曾嘱咐杨仪若是魏延不听命令,直接将其斩杀。诸葛亮从不会因为自身的喜恶来评判他人,而魏延在他死后的一系列行为,也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忠臣。诸葛亮死后,杨仪奉命带领大军撤退,并按照诸葛亮的意思让魏延断后。

可魏延却极为气焰嚣张,表示诸葛亮虽死,他也能殚精竭虑地为蜀国效率,又怎么能因此荒废战事呢?言语之间,满满地都是将自己放在了与诸葛亮相同的地位上,可见其野心与自负。朝中众臣却并不待见他,在他与杨仪公开对抗后,都站在了杨仪那边。恼羞成怒的魏延直接选择了起兵造反,可惜他在军中并无威望,军将也多是明智之人,最终起兵失败,被杨仪斩杀。在临死之前,魏延喊出了“谁敢杀我?”这句话,可见在他的心中,仍然认为自己是蜀汉第一大功臣,地位与诸葛亮持平,甚至远在诸葛亮之上。

结语:

从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到他后期在诸葛亮死后作妖的一切,都能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忠诚正派的人。也许是他本性如此,也可能是刘备对他的连番重任,竟然让他产生了是“蜀汉重臣”的错觉,致使他如此的不可一世,嚣张自负。如此看来,诸葛亮没有采纳“子午谷奇谋”的决策,是极为正确的。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