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最爱民的农民皇帝:官员阻拦百姓告状,他将官员满门抄斩
2022-03-12 07:52:24 来源: 腾讯网

在中国古代,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民是社会的主体,90%以上的人口全是农民,因此皇帝要想维持统治,必须勤政爱民。在众多的皇帝之中,勤政爱民的不少,但只有一位皇帝可以称之为“农民皇帝”。他出身于农民之家,一直保持着农民的作风,一生都在关怀农民、同情农民,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此人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史书上说朱元璋“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朱元璋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出身,他经常在诏书中说,“朕本农夫”。由于出身社会最底层,所以朱元璋深知农民的疾苦,“深知稼穑艰难”,因此朱元璋在位时期,制定了不少体恤百姓的政策与措施。

第一,打击地主,轻徭薄赋

元朝末年,战乱不断,许多地主都携带家财,逃到外地避难,他的土地就被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洪武元年颁布旨意,凡是地主当年抛弃的土地,产权一律归现有耕种者。与此同时,朱元璋还抑制地主的兼并行为,清查土地,占地太多的一律治罪。另外,朱元璋还把江南的大地主强制迁到南京。

到了洪武末年,明朝占有七顷以上的大户人家只有14241户,占全国总户数的0.15%。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制定了非常低的赋税制度,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农民每亩土地只需缴纳三升三合五勺,基本上也就是三十税一左右,甚至还要低一些。到了洪武后期,明朝土地的数量比建国之初增长了一倍,每年的税粮收入超过元朝的两倍。

第二,兴修水利,抚恤百姓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朱元璋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在位时期,特别重视兴建水利工程,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第一人!比如在洪武二十八年,在一年之内,全国开塘堰40987处,治河4162处,陂渠堤岸5048处。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家庭就是被灾荒、瘟疫击垮的,因此朱元璋对这个问题也很重视。

朱元璋下旨,地方官员凡是敢于瞒报水旱灾害的,事情查明后一律处死。朱元璋同时规定,“自今凡遇岁饥,则先发仓廪以贷民,然后奏闻”,也就是说地方官可以先赈济灾民,然后上报。为了救济贫苦百姓,朱元璋还下令在全国各地设立惠民药局,医治那些无钱治病的底层百姓。此外,还设立养济院,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孩子。

第三,保护百姓,严惩官吏

朱元璋自然知道“天高皇帝远”的这个道理,有些官员在地方上横征暴敛,百姓深受其苦。于是朱元璋下旨,鼓励地方上百姓进京告御状,甚至允许百姓将官吏逮捕,押送南京,然后交给他亲自处理。当时交通条件落后,从地方到京城要路过不少关卡,百姓经常受到官吏们阻拦,甚至是勒索、逮捕。

为此,朱元璋再次下旨,“其正官、首领官及一切人等,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洪武十九年三月,嘉定县百姓入京告状,结果在淳化镇遭到巡检、弓兵的勒索。这件事后来被朱元璋得知,明太祖勃然大怒,将阻拦的官吏斩首示众,满门抄斩!朱元璋有两副面孔,对待官吏时冷酷无情,对待百姓时亲近爱护。

参考资料:1.《明史》;2.《大诰三遍》;3.《明太祖实录》

责任编辑:zN_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