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中大教授李吉奎解读岭南大家黄遵宪: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2022-03-11 22:09:23 来源: 腾讯网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吴启东

图/主办方供图

近代以来岭南文化掀起高潮,涌现出许多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人物,近代外交官、维新思想家、诗人黄遵宪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对公众而言,黄遵宪却是一个有些陌生的名字,与他的实际贡献并不相称。

3月10日下午,第十场“岭南文化新讲”之“黄遵宪与近代中国”在广州楠枫书院举行。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吉奎先生莅临书院,为听众解读黄遵宪其人其事,让人仿佛穿越到那个危机与生机并存的时代,感受这位岭南先贤乘风破浪的人生。

“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近代外交官

1876年,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黄遵宪28岁得中举人,却不顾家人反对,放弃科举仕途,在同乡何如璋的推荐下,远赴日本担任中国首任驻日公使的使馆参赞。

黄遵宪出使日本期间,与日本文人学士多有交游,藉以了解对方历史、政治动向、社情民意。他从日本维新过程中观察体认到许多新事物,预言中国必然要变法,才能强国。后来他写就《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便是引导国人参照日本改革的读本。

《日本国志》

1882年,黄遵宪调任驻旧金山总领事。他与公使郑藻如密切配合,创设华侨回国护照,为日后往返做凭据,又请律师控诉美国限制移民律例。当时美方以“不讲卫生”为借口拘捕许多华工,黄遵宪与美方据理力争,终令被囚华工得以获释。

次年,黄遵宪回国,在乡专注修改《日本国志》。1890年,黄遵宪又赴英国,担任以薛福成任公使的驻英使馆参赞。在英期间,他改订《日本杂事诗》,增补为二百首。

黄遵宪

1891年,黄遵宪调任驻英属新加坡总领事。在黄遵宪建议下,清廷在南洋多地增设了副领事。他的同乡、著名华侨企业家,大埔人张弼士,便是由他举荐担任驻槟椰屿副领事,后成为颇受清廷器重的“红顶商人”。

经过多年外交实践,黄遵宪积累了不少谈判经验。他在外交工作中,坚持“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黄遵宪返国后,在办理江南五省教案及对日苏、杭租界划界过程中,也极力维护国家和当地居民利益,获得张之洞“颇就范围,挽回甚多”的褒扬。

李吉奎教授说,在那个年代,士大夫仍将外国视作“蛮夷”,对于出使外国唯恐避之不及。清朝首位驻外使节,湖南人郭嵩焘,被举国舆论攻讦为“汉奸”“卖国贼”,最后郁郁而终。

黄遵宪生长于广东,得风气之先,较早接触过外界,对世界的进步有所了解,因此才敢抛弃科举仕途,步入外交事业。从后来的履历来看,虽然黄遵宪并未担任很高的职务,但他恪尽职守,也可谓不辱使命。

“泰西之强,悉由变法”的维新思想家

李吉奎教授谈到,黄遵宪的维新思想,可溯源于驻日伊始即着手写的《日本杂事诗》与《日本国志》。

《日本国志》略古详今,详叙日本维新之经过,是一部完整的“明治维新史”。《日本杂事诗》以文学体裁传咏日本的国政、民情、风俗、物产,意在帮助国人了解日本,特别是了解日本维新。

李吉奎教授指出,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往来密切。清末败于日本后,国内一度掀起了效仿日本的热潮;今日与日本打交道,也必然要对日本加强了解。因此,黄遵宪的著作在当代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吉奎教授

甲午战败后,维新运动如火如荼,黄遵宪也积极参与其中。1895年秋,黄遵宪参加康有为等人在北京组织的强学会。同年,黄遵宪出资千两,与强学会余款千余两,与汪康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风行一时。

1897年,黄遵宪补湖南长宝盐法道,又署湖南按察使,积极辅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他设立的湖南保卫局,被视为中国警察制度的开端;还有课吏馆、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馆等,相继举办,旨在开民智,申民权,培养民力,提倡民治,湖南在全国各省的变法中可谓引领风会。

可惜政变遽作,百日维新旋告失败,全省几乎顿复旧观。黄遵宪不但是维新思想家,更是维新运动的践行者,留下了一笔厚重的历史遗产。

变法失败后,1898年,黄遵宪被放逐返乡,但他并未就此消沉。他热心教育,开启了梅州的近代教育事业,创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迅速掀起各县办学热潮。短短几年间,全州涌现了数量可观的新式人才,为国家各方面的近代化起到积极作用。

日后梅州被称为“文化之乡”,也有黄遵宪一份功劳。直至今日,位于梅州的黄遵宪故居“人境庐”仍旧完好屹立,并已开辟为纪念馆,受到梅州人民的敬仰。

图/梅州文广旅游

“我手写我口”的诗界革命巨子

1951年6月,清华大学的王瑶先生在《人民文学》发表《晚清诗人黄遵宪》一文,肯定黄遵宪是爱国诗人。黄遵宪在《酬曾重伯编修诗》中自谓“废君一月官书力,读我连篇新派诗”。长期以来,学界对黄遵宪诗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黄遵宪“新派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

黄遵宪终其一生,作诗不辍,留下《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生前未出版)、描写客家婚俗的《新嫁娘诗》,以及多篇新发现的佚诗。

黄诗有许多亮点,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主张“我手写我口”的诗作本质,超出前人说的“歌诗合为时而作”的说法,与“诗言志”说互相发明。有论者称黄遵宪为“海内能以诗开新世者”,可谓“一代诗宗”。

《人境庐诗草》

李教授谈到,在晚清以前,中国其实很少有专业诗人(即以卖诗为生活来源者)。前人说,“诗者余事也”,意思很清楚。喜怒哀乐,怨恋穷愁,发乎情,行诸楮墨,或然称诗作。

李教授说:“读黄遵宪的诗作,常能感受到黄遵宪怀古抱今,纪史记人,忧时愤世,爱国爱乡的情怀。人们对黄诗常研常新,道理或许就在这里。”

总之,就诗作而言,黄遵宪成就卓著,所持“诗界革命”的主张,影响巨大,梁启超称他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他尝试以新词汇写新事物,开一时风气,号为“诗界革命巨子”,实至名归。

其诗作长于铺叙,描写生动,酣写时势巨变。《人境庐诗草》有近代“诗史”之誉,可谓信然。(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 羊城派

责编 | 松 子

责任编辑:zN_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