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五胡十六国的出路是什么?刘渊、苻坚都找到了:汉化之路是正道!
2022-03-11 20:32:20 来源: 腾讯网

五胡十六国,指的是西晋末年到南北朝之间的这一时期,又被称之为东晋十六国。因为南方的东晋王朝,和北方的十六国,几乎是并存的。

那么这五胡十六国分别有哪些呢?

具体来看,主要有这么一堆:

5大凉国:前凉、后凉、北凉、西凉、南凉。

4大燕国:前燕、后燕、南燕、北燕。

3大秦国:前秦、后秦、西秦。

2大赵国:前赵、后赵。

外加成汉和大夏,共计16国。

实际上,除了这16国以外,还有西燕、吐谷浑、仇池、代国、北魏、段齐、冉魏、谯蜀、翟魏等割据政权,因此这一时期的北方,远不止16个割据政权。

不过由于后面这些要么实力弱小,要么存在时间比较短,所以就没有被计入16国。当然了,北魏是个例外,因为这个王朝后来统一了北方。

建立这些政权的主要民族,包括了:汉族、鲜卑、羌族、匈奴、氐族、羯族等。别以为国号一样,大家就是亲戚关系,其实差距还是蛮大的。

汉人建立的政权有:前凉、西凉、冉魏。

鲜卑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南凉、西秦、吐谷浑、代国、北魏、段齐等。

羌族建立的政权有:后秦。

匈奴建立的政权有:前赵、大夏、北凉。

氐族建立的政权有:成汉、前秦、后凉。

羯族建立的政权有:后赵。

从以上的分类来看,同一个国号的割据政权,未必就是同一个民族建立的。不过两者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

一、十六国之间,分别有哪些联系呢?

第一,5大凉国,都在凉州地区混。

前凉是汉人张轨建立的政权,为啥后面又出现了后凉、西凉、南凉、北凉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是在凉州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割据政权。

前凉被前秦灭了以后,这地方就归前秦了。前秦崩了以后,前秦大将吕光便在这里建立了后凉。而后凉崩了以后,分成了南凉和北凉。其中北凉又分出了一个西凉。这几个割据政权,全都在凉州地区混。

第二,4大燕国,都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

慕容皝打下了基础,他儿子慕容儁登基称帝,建立了前燕帝国。此后前燕被前秦所灭,等到前秦崩了以后,慕容垂和慕容泓分别建立了后燕和西燕,宣布复国。

西燕被后燕所灭,后燕又被北魏一分为二,成了南燕和北燕。其中南燕的皇帝依旧是慕容皝的儿子慕容德。可北燕的皇帝慕容云,却只是慕容垂的养孙,他实际上是高句丽人。但是北燕集团基本继承了后燕的政治遗产。

第三,3大秦国,都围绕关陇地区混。

前秦本来就在关陇地区起家,这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老巢。估摸着前秦就是这么取名字的!毕竟秦始皇一统六国,前秦也打算这么干。

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崩了以后,羌族人姚苌顺势而起,建立了后秦,同时灭掉了前秦。东晋名将刘裕北伐的时候,把后秦给灭了。

至于西秦,乞伏国仁在前秦崩了以后,带领10万大军,占据陇西,建立了西秦。西秦最后被大夏给灭了。

第四,2大赵国,都起源于“汉”政权。

匈奴人刘渊,建立了汉政权。后来他儿子刘聪,灭了西晋王朝,差点儿统一北方。刘聪死后,他儿子刘粲不给力,结果被权臣靳准给弑杀了。

这下麻烦了,刘渊的从子刘曜起兵平定叛乱,随即称帝,他把国号改成了“赵”,也就是前赵政权。也可以称之为“汉赵”政权。

可身处河北的大将军石勒,压根不服刘曜的管辖,因此在襄国起兵,也建立了“赵”政权,史称后赵。

最终后赵灭了前赵,而后赵差一丢丢就完成了北方的统一。结果由于宗室内乱,被冉闵给灭了。

第五,成汉和大夏,属于编外政权。

相对来说,成汉和大夏的存在感不仅比较低,而且和以上这些政权的关系还不怎么强。成汉是氐族人李特打基础,李雄建立起来的政权。

一开始成汉被称为“大成”政权,占据益州之地。后来李寿登基以后,改国号为“汉”,因此史称成汉。他们在蜀地过着悠闲的小日子,直到被东晋名将桓温所灭。

大夏政权,属于在虎口里拔牙建立起来的,赫连勃勃勇气可嘉。他取得后秦君主姚兴的信任后,果断吞了自己岳父的军队,建立了大夏政权,此后长期与后秦不对付,甚至霸占了后秦的大片土地。

不过大夏在赫连勃勃去世以后,也变得一蹶不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以后,带兵将其消灭。

二、十六国的出路在哪里?与汉文化融合!

十六国乱七八糟,这帮人就没考虑过统一的问题吗?说实话,这里面绝大多数诸侯,做梦都在考虑统一大业。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的出路。

不过我们可以看看几个初创的割据政权,他们之所以强盛,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一,前赵。

前赵政权是十六国第一个崛起的政权,也是灭亡西晋的主力军。他们为啥这么厉害?主要是因为他们立国的宗旨很对,那就是恢复汉朝。

前赵政权的领袖刘渊,是南匈奴人。南匈奴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归顺汉朝了,所以说刘渊常常自称自己是冒顿单于和汉朝公主的后人。

因此这位老兄打着恢复汉朝的旗帜,赢得了中原汉人士族的支持。甭管是否正义,首先要把旗帜搞鲜明了。而且刘渊本人就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对汉文化别提多精通了。

第二,前秦。

前秦在苻坚和王猛的努力之下,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这在当时看来,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毕竟乱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人让大家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那么前秦为啥这么牛?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前秦秉持着兼容并包的理念。不管是哪个民族,昔日建立过怎样的政权,到了前秦就都是一家人。

正是由于前秦这种兼容并包的态度,使得大家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力。此外前秦特别注重汉化改革,大家只知道北魏汉化,实际上前秦汉化时间更早,为北魏汉化改革打下了基础。

苻坚不仅要求公卿大臣们时常到太学学习汉文化,就连他本人也是个精通汉文化的君主。在他的努力之下,地方各级学校都得到了发展,汉文化再次得到了复兴。

那时候北方士族依旧实力强盛,由于不能拧成一股绳,所以只能跟着割据政权后面混。而前秦的汉化改革,使得这帮汉人士族看到了发展的希望,自然是愿意帮助前秦发展了。

第三,前燕。

前燕也是个初创王朝,后面的那些燕国,都是为了恢复前燕。那么前燕为啥这么牛?其实这跟他们兼容并包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早年鲜卑领袖慕容廆,就曾经吸纳了大量河北、山东地区的汉人士族前来投靠。等到他儿子慕容皝掌权以后,依旧采取与汉人士大夫合作的态度,合伙治理自己的地盘。

慕容儁建立前燕帝国以后,依旧按照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选拔管理,肯定了汉人士族,在王朝内部的特权地位。

与此同时,前燕也注重汉文化教育。他们在国内兴建学校,培养统治人才,这使得前燕一度成为当时最强的割据政权。

第四,前凉。

前凉就更别提了,那就是汉人张轨建立的政权。那时候西晋濒临灭亡,张轨趁机割据凉州。而当时北方士族面临几种选择:

第一,跟着中原各路诸侯混。

第二,南下跟着东晋混。

第三,则是跟着前凉混。

很显然,有些北方士族更愿意前往前凉,毕竟南方对他们来说太远了。所以说前凉也得到了大量北方士族的支持。

由此可见,这4大初创政权,其实都是积极融入到了汉文化的延续发展,采取兼容并包的治国理念,这才使得自身变得强大起来。

总结:汉化之路是正道,兼容并包少不了。

任何时期,似乎都是这么回事。在咱们这片土地上,汉文化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谁抛弃了汉文化,就等于是自绝于这片土地。

后来的北魏王朝,之所以能够完成北方的统一,也是积极融入汉文化的结果。他们在武力征服北方以后,并没有急着南下,而是与汉人士大夫进行合作,共同治理北魏,使得北魏内部稳定。

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汉化改革,更是彻底将汉化进行到底的一种政策。虽然后来的北魏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阶段,可这场汉化改革,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隋朝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参考资料:《晋书》、《资治通鉴》

责任编辑:zN_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