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综合 > 快讯 > 正文
阏与之战,让赵奢一战成名,背后离不开一位无名小卒的冒死直谏
2022-03-11 20:19:43 来源: 腾讯网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个超级诸侯大国,在长平发起了对峙。

一山不能容二虎,秦国想要东出,就必须把堵在家门口的这块大石头给搬开、给砸碎,面对秦国的威胁,赵国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毕竟灭国之耻,没人愿意接受。

所以,秦国也好,赵国也罢,对这一场大战,都保持着谨慎前行,可是到后来,赵国的步伐却紊乱了,甚至还派出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为主将。

反观秦国自始至终都没敢放松过,即便听闻赵国换了赵括为将后,秦国依然没有喜笑颜开,反而悄悄派出了秦军的王牌人物,白起。

一个未经几次大战的毛头小子,一个身经百战且百战百胜的传奇战神,单看主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依然已经决定。

战争的结局也没有什么意外的惊喜,赵括被杀,赵军完败,而赵国几十万士兵,尽皆被白起坑杀,白起也因此又获得了“人屠”的称号。

那么这中间就有一个令人十分想不通的疑惑,长平之战如此重要,为何赵王不顾蔺相如、赵括母亲连番劝阻非要派出赵括?

想必有人会说,是赵王昏庸,他不能知人善任,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是究其根本原因是赵王对赵括太过信任了,以至于敢轻易将赵国的命运交到他的手上。

赵王对赵括信任的原因,除了两人经常一起玩耍外,还因为赵括有个名气十分响亮的爹,马服君赵奢。

都说虎父无犬子,赵王便觉得赵括是有真本事,结果没想到,赵括几乎葬送了整个赵国。

不过当我们在史书中翻看赵奢的战绩时,便能发现赵奢成名仅靠阏与一战,而这场战争能取胜,还离不开一位无名小卒的冒死直谏。

我们一起来看。

赵奢不畏权贵

史书中并没有介绍赵奢的生平事迹,但是后来他与平原君赵胜提到过,自己曾亡命入燕,并且还得到了燕王的信任,按照这个情况看,赵奢应该也是一位狠人,至少身上应该背了人命。

但后来赵奢还是从燕国回到了赵国,毕竟燕国虽好,但不是家。

或许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赵奢才改头换面,叫了这个名字,好在当时没有指纹识别啥的,不然赵奢还是得去大牢走一圈。

赵奢洗白身份之后,在赵国当上了收田租的官吏,但是平原君的管家却不愿意缴纳,毕竟赵胜是皇亲国戚,他不交田租,谁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既然是赵国人,就该缴税,于是他依法办事,直接将赵胜家里九个当权的管家全部斩杀。

平原君听闻之后,怒不可遏,直接命人给赵奢带话,让他提头来见,赵奢见了赵胜之后,不卑不亢地对赵胜说:

君於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彊,国彊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於天下邪?

意思是说,你这样是不对的,而我是秉公执法,这是为了整个赵国好。

平原君也是个明白人,他觉得赵奢说得对,并且将他推荐给了赵王,而赵王倒也不小气,直接让赵奢掌管整个赵国的税赋,一时间民众富足,国库充实,赵奢也一跃成为了赵国朝堂上的核心官员。

赵奢被任为将

赵奢不仅管经济是一把好手,而且打仗也是颇为精通,至于说赵王为何会发现赵奢的这一能力,史书中没有言明,也有可能赵奢自荐去领兵。

公元前280年,赵奢小试牛刀,带兵去攻打齐国,并夺取了麦丘,各位看官请注意,在这次战役中,赵括是跟着赵奢的,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也出谋划策,帮助到了赵奢。

后来赵国四境太平,赵奢也过了一段平和的小日子。

十年之后,大战将起,赵奢平静的生活也被打破,公元前270年,秦国向韩国发起了进攻,并将军队开到了阏与。

韩国一见秦国这阵势,吓得魂都快没了,于是赶忙向赵国求救,赵王犯难了,因为他不知道该不该救援韩国,既然自己没有主意,他便打算找给力的主将来问问。

当时赵国比较厉害的将军有廉颇和乐乘,赵王先找来了廉颇,可是廉颇说:

道远险狭,难救。

于是赵王又找来了乐乘,而乐乘与廉颇的意见一样,也建议不救,这让赵王更加犹豫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赵王又将同样的问题问了赵奢,赵奢直接说出了一个千古名言:

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

用简单的话说,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军事理念,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军事家。

听到赵奢这话,赵王顿时来了底气,于是便任命赵奢为将,让他去阻击秦军,于是赵奢的成名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赵奢不讲武德

赵奢带兵出了邯郸之后,觉得是时候树立自己在军队中的权威了,于是在军队中下了一道死命令:

有以军事谏者死。

当秦国听闻赵国派兵前来救援时,便整日击鼓呐喊,想要尽早与赵军决战,可是赵奢坚守不出,后来有个赵将建议赵奢应该赶紧去救援韩国,整日在这窝着算个什么劲?

结果赵奢倒也没客气,直接将这位赵将拉出去砍了头,在此之后,赵奢还是一动不动,坚守营垒,一呆就是28天。

秦军看着赵军如此,自然是坐不住了,为此还派了秦兵去赵奢的营地中“考察”了一番,结果这位秦兵受到了赵奢的隆重款待,赵奢还多次表示没有去阏与的打算。

等到秦兵走后,赵奢立即命令军队,轻装前进,火速赶往阏与,结果仅仅用了两天一夜便到达了战场。

赵奢的行动也没有瞒过秦军,秦国一看赵奢不讲武德,便命令周边的军队都驰援驻扎在阏与的军队。

赵奢一战成名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这时候赵军中一个叫做许历的军士冒死进入了赵奢营帐,他要对赵奢提意见。

赵奢一看,军中还有不怕死的,便决定听一听许历会说什么,许历说道: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

赵奢一听,觉得许历有点意思,于是便让他继续说下去,然后许历提出了至关重要的一个军事行动:

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听闻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发兵万人,火速占领了北山山头,后来秦军赶到之后,便与赵军争夺北山,可是赵军占据地理优势,根本攻不上去。

当此之际,赵奢指挥赵军居高临下冲击秦军,而他则带着剩余军队猛攻赵军,韩国在阏与的驻军一看有利可图,立即也加入了战斗。

在三方面围攻之下,秦军抵挡不住,死伤过半,最终大败而归,而赵奢也因此功成名就。

此战过后,赵奢因功被封马服君,而那个冒死直谏的许历也被封为了国尉,可谓是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阏与之战是赵奢的成名之战,也因此奠定了他跻身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的基础,但在此战中,一个叫许历的无名小卒自然也是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等。

(图网,侵删)

责任编辑:zN_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