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后的名将
2022-03-11 17:27:58 来源: 腾讯网

曾经有这么一个人,挽大厦于将倾,匡扶社稷,将国家从灭亡的边缘拉了出来,有功于世,南征北战,尽自己所能将国家从遍地硝烟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可以称的上是一代名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着这衰朽的大秦,也不得不屈从于现实,他就是章邯。

谈起大秦的名将,我们一般会先想到“人屠”白起,每次出征必血流千里,在他的脚下躺着上百万具六国兵士的尸体,其次应该就是以王翦为代表王家和以蒙恬为代表的蒙家,这两家世代在秦国为将,出过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但提到章邯,很多人可能就会有些模糊,这章邯何许人也,为何会被称为大秦最后的名将呢?

章邯早年并不出名,所以史书上也没有进行记录。只知道章邯年轻的时候跟随王翦参加过秦灭六国之战,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以后独立指挥军队培养了良好的军事素养。后来秦朝建立,章邯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直到秦始皇驾崩,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章邯被任命为少府,这少府在古代为九卿之一,此时的章邯在朝中应该逐渐有了一些地位。

或许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将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胡亥东巡郡县,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 一路杀戮大臣,满朝震惊,恐惧不安,凡进谏的都认为是诽谤朝廷。第二年四月,重修阿房宫。征丁征粮,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严刑酷律,狱中刑徒,人满为患。两年,胡亥便将他父皇留给他的江山弄得千疮百孔。

秦二世二年七月的一场雨,开始将秦朝推向深渊。

因为下雨的原因,陈胜吴广这些准备去渔阳戍守的征卒不得不在大泽乡停下,眼看要耽误期限,杀头在即,陈胜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起义就此爆发,陈胜吴广率领义军所向披靡,沿途郡县望风而降。因为陈胜吴广的带头,散落在六国故地的遗族皆响应,意图复国。此时的秦二世还沉醉在阿房宫的歌舞升平之中,以为这只不过是小股流民暴乱,殊不知此时的秦朝已风雨飘摇。

陈胜在起义后很快集结了数十万的军队,建立了张楚政权。等到政权基本稳定之后,陈胜派大将周文率数十万大军西征,向咸阳进军,此时的秦二世才意识到国家处于何等境地之中。

1.初露锋芒

周文大军很快到达戏水,兵逼函谷,秦二世大惊,与朝臣商量对策。此时的关内只有很少的兵力,秦国当年伐六国的百万锐士,三十万驻守在北境,防备胡人,五十万随赵佗驻守南疆,这两大军团都来不及救援,剩下的则被各地义军所牵制。

章邯或许想到了当年随王翦征战六国的往事,大秦锐士高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场景,向秦二世建议赦免二十万骊山刑徒,发给他们武器,自己亲率他们征讨陈胜,二世应允,章邯率军大败周文军。

2.屡战屡胜

大败周文大军后,章邯率军追击,大败齐楚联军。 章邯率军陆续剿灭军田臧等部,直逼陈胜驻地,最终陈胜死于内乱之中,陈胜吴广起义被扼杀。

后来章邯继续平叛,攻杀魏王咎和齐王田儋等六国遗族,在定陶与项梁对峙,先败后胜,诱杀项梁,可以说的上是一路高歌。

此时的章邯可能认为自己将会是挽救朝廷于危亡的能臣,但他没有想到,他即将遇上西楚霸王项羽。

3.兵败巨鹿

章邯在取得阶段胜利后,率军渡河攻赵。在巨鹿与各地义军对峙。

义帝派宋义率军救赵,但宋义不敢主动出击,项羽杀了宋义,掌握了军队。项羽令人破坏了军中所有器具,令全军士兵只得背水一战,这段历史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破釜沉舟。

可想而知,章邯在项羽面前不堪一击,兵败,盟友王离军团被全歼。

4.投靠楚国

巨鹿之战的失败,使秦二世大怒,派人责备章邯,但此时的章邯手里还有二十万大军,这可是秦朝最后的屏障。或许是时运不济,在漳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此时的章邯非常害怕。

不久,咸阳传来赵高杀死了秦二世的消息,章邯顿感朝堂混乱,自己怕无力回天。秦朝积弊太深,宦官弄权,忠良之臣陆续被杀,自己恐也难逃这种结果。于是,他决定投靠项羽。

在章邯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想必也是非常挣扎,他肯定想问:“当年的大秦哪里去了?昔日战无不胜的大秦锐士都哪里去了?”回想自己随王翦南征北战的那段时光,他可能不禁无奈一笑。

5.兵败自刎

章邯随项羽入关,当他看到自己曾经努力守护的城池,如今却被自己攻破,将会是什么感受。项羽分封天下,分关中之地给秦人章邯、司马欣、董翳。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率军出汉中,此时的章邯又遇到了兵仙韩信,难以招架。刘邦从古道回军, 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刘邦用赵衍之计,走别的路攻打陈仓,章邯兵败,只得退保废丘。

刘邦随即平定了雍地,向东到达咸阳,率军围困雍王于废丘。章邯毕竟是一代名将,守城之术挺不错的,但此时的章邯不知道,项羽此时并未来救他。

刘邦久攻废丘不下,希望能劝降章邯,但此时的章邯已经是两姓家臣了,自尊心让章邯拒绝了刘邦,最终在刘邦强大的攻势下,兵败自刎。

章邯是秦朝最后的希望,但章邯最后对秦朝感到了失望,不可否认的是章邯的确是一代良将,可惜生不逢时,秦朝朝堂混乱,宦官专政,外界义军如燎原之火,难以扑灭,内忧外患之下,再大的能力也无法改变秦朝应有的结局。如果当时秦国朝堂上下一心,章邯怎会有降楚之心,胜败犹未可知。

章邯的确是良臣,挽救秦朝于危难之中,最终却离秦而去。我们不能完全否定章邯,认为他背叛朝廷,是胆小怯懦。我们必须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之上,章邯难道真的不想救秦朝吗?他差一点就救了秦朝,只是朝廷混乱,他有心无力而已。

关键词: 南征北战
责任编辑:zN_2219